至于玩物,那能干嘛?

    要不说太后老人家她为什么会讨厌曹正淳以及刘瑾,反正太监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是那刘瑾,整天净围绕在朱厚照的身边给他推荐这小玩意那小玩意,甚至还经常在朱厚照的耳边掐媚,说民间有哪些好玩的东西,隔三差五的就带着朱厚照‘微服私访’。

    也多亏了刘瑾替曹正淳分担了一部分的火力,不然的话,太后大部分的心思恐怕都会用在对付曹正淳之上。

    林霂望着刘瑾一颗一颗的葡萄剥好喂到了朱厚照的嘴里,却不敢对这个只有十七岁的皇帝有任何的轻视之意。

    他在位期间所做的功绩同样不容小觑,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蒙古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这些都是正德年间发生的大事,全都是朱厚照的功劳。

    你可以说他荒唐,但在大事之上却一点也不含糊,甚至极为果断。

    “刘瑾啊刘瑾,你也真是不知道收敛一点,但凡有一粒花生米的话你以后也不会醉到把自己当成皇帝,权擅天下了。”

    林霂没有去提醒刘瑾这些事儿,他自身都难保了,更何况如今的刘瑾哄得朱厚照乐不思蜀,笑逐颜开,经常一起溜出宫门玩耍,可谓说是‘狐朋狗友’。

    这个时候的朱厚照对刘瑾的好可一点都不比曹正淳的少。

    对曹正淳好,那是因为曹正淳可以制衡皇叔。

    对刘瑾好,那是因为臭味相投啊。

    可惜,刘瑾不识时务,不知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他忽视掉了一句话,不要将帝王对你的好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

    他今日能宠你,明日便有可能让你万劫不复。

    这便是帝王。

    历史上多少宠臣最后无疾而终,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可惜这个年代的人们没有互联网,无法获取第一手的重要线报。

    朱厚照望着满朝文武百官,只觉得这些人属实碍眼,每天都要汇报天下事,你要汇报大事也就算了,至少朕还觉得自己有点儿用处,可你们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你也来问朕,朕闲的么?

    还有一些小问题明明你们自己可以解决,要不要隔三差五就向朕汇报一次啊?

    赶紧把这些事都说了,朕还等着一会儿溜出宫去玩玩呢,据说民间的皮影戏很是不错,倒要去欣赏欣赏。

    真有趣的话,就把这些人抓进皇宫,让他们每日给朕表演。

    等腻了,再把这些人驱逐出宫。

    于是朱厚照像往日一样一边吃着葡萄,一边听着百官的汇报,偶尔还打一个哈哈,说明这件事无关痛痒,你们是朕的臣子,这些事情理应由你们替朕排忧解难,再哔哔朕就记住你了,以后少不了给你使绊子。

    底下百官对此无奈摇头,怎么就摊上了这样一位君主?但偏偏朱厚照根正苗红,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皇帝了。

    林霂对此肉笑皮不笑,反正太监大多脸上都因为习惯使然保持着一抹属于他们特有的微笑,毕竟若连太监都摆着一张臭脸,那这深宫内院当中,只怕更加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