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不是为了皇帝乃为君王,也是要为了——皇上是莲生的父亲,他们两个便都肯豁出性命去护卫着。

    ——只因为,莲生会在天上,看着~

    五月二十四日,皇帝从圆明园起銮,赴避暑山庄。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说来叫人不能不信天,与去年一样,竟又月食。

    仿佛上天垂意,提醒皇帝,便是中秋佳节,却因为人间不能团圆,那月也都不肯再圆了去。

    皇帝当晚又是凭窗而立,望着那暗寂的天空,苦涩却又甜蜜地笑,“啊,啊……都是调皮,是不是?爷知道,是想爷了,是不是?爷来了,就来了,啊~”

    就在次日,八月十六日,皇帝从热河惠迪吉门启銮,踏上回盛京的路。

    几天后,京师传来消息,太子太保、大学士英廉溘逝。

    皇帝著派散秩大臣一员,带同侍卫十人,前往奠醊。并加恩入祀贤良祠,仍赏给银五千两,俾治丧事。其任内降革罚俸处分,均予开复。所有应得恤典,著该部察例具奏。

    和珅骤失去这位岳祖父,心情也是说不出的惆怅。

    英廉是他的恩人,从他和弟弟年少时就曾有助养之恩;后将他孙女儿冯氏嫁给他,又亲自扶着他走入仕途,手把手教他理财之道……可以说,没有英廉,就没有他和珅的今天。

    此时叫和珅心烦的除了英廉的溘逝,还有一桩来自盛京的为难之事。

    此次增建盛京老皇宫,皇上给出的缘由,是要添建“文溯阁”一座,用以存放刚抄写成的《四库书》。皇上这都已经启程奔盛京去了,可是这文溯阁偏偏出了问题。

    ——问题出在文溯阁的匾额上。

    匾额原本是应该正中悬挂在顶层檐下的正中位置,可是工部的办事之人,却以为文溯阁与京中文渊阁大小相同,这便按着京中文渊阁的大小,设计了匾额。

    结果匾额送到盛京,准备挂起来迎接圣驾时,才发现匾额太大,顶层檐下正中的位置根本就挂不下!

    皇上转眼就到,这可如何是好?盛京将军这才火急火燎设法向和珅求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