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内情的大臣们,心下不由得都是一动。
却也果然不出所料,就在冬至祭天同时,皇帝向天行大礼,正式将颙琰的名字封入宝匣,命藏入正大光明匾后——冬至祭天之日,将皇十五子颙琰,正式秘立为大清皇太子!
这是大清历史上,第一位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储君!
身为大清皇帝,同时又是极为强调保持满人传统的天子,皇帝能做到在尚且有那么多成年皇子、皇孙的前提下,却选定了有一半汉人血统的皇子来承继大统,不能不说这位皇帝从来都是将自己当做整个中国的天子,而不仅仅是满人所立清朝的皇帝。
更可见,皇帝对皇十五子的生母——皇贵妃婉兮的爱重之情。不惜打破祖制,不惜被前朝后宫指摘,也不改的情衷。
皇帝选在冬至祭天大礼之时,正式密立皇太子,也是聪明之处。
因为古来册立储君,都不只是简单一个册封就完了。因为储君乃是下一任天子,天子的权威是上天所赐,故此册立太子都要行隆重的祭天之礼,禀告上天。
其时,祭文中都要将储君人选写入,请上天裁决之意。倘若这个储君是上天所允准的,便请上天护佑他顺利继位;倘若上天认为储君不可立,则可借天意令其早死,将储位空出来,另寻更合适的人选。
可是立储之事,到了大清朝,在雍正爷这儿发生了个拐弯儿——雍正爷创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
这便不能再公开为立储而行大典,不便公开祭天。
皇帝身为雍正爷的继承人,这个规矩自然不能违背;可是他又何尝愿意委屈了小十五去——这便该祭天还是祭天,选在冬至这个最重要的祭天之节,将册立颙琰的心意,禀告上天。
同时,也用这样的法子,完美瞒住了皇太后去。
虽说皇太后与小十五的祖孙之情甚笃,只是皇太后终究是守旧的满洲老太太,对婉兮母子的情分始终都卡在满汉之分上。皇太后甚至不是不喜欢婉兮,只是不能接受婉兮走上皇后之位去;那么便也没人敢轻易确定,老太太会不会因为颙琰是大清第一个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储君,而千方百计拦着。
从皇太后在皇帝年过六旬之时,还那么卖力地抬举顺嫔,非要给皇帝再立一个满洲的名门闺秀不可的坚决上来看,皇太后未免没有再造一个纯正满蒙血统的继承人的心思。
故此皇帝不能冒这个险,索性先将老太太瞒住。总归是先帝雍正爷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那么“秘密”二字便是对天下任何人都可适用的。老太太便是要责怪,怕也不便去责怪先帝了。
待得小十五从皇陵归来,皇帝单独将小十五叫到了眼前来。
小十五以为皇帝是要问他谒陵的经过,这便跪倒在地,恭谨回奏。
却不料,皇帝只是含笑摆了摆手,“别急。”
皇帝咳嗽一声,只见小太监如意端了个托盘上前,跪在颙琰面前。
颙琰有些迷惑,挑眸望向皇帝。
皇帝含笑点头,“打开看看。”
托盘上有一个小玉碗,形制叫颙琰看着有些眼熟——他自己也有一个,由额涅收着呢,只在每年他生辰才拿出来给他看看。
再掀开玉碗上的盖儿,只见里头竟是一粒荔枝!
荔枝本是稀罕物,更何况是在这大冬天里见着新鲜的呢?
却也果然不出所料,就在冬至祭天同时,皇帝向天行大礼,正式将颙琰的名字封入宝匣,命藏入正大光明匾后——冬至祭天之日,将皇十五子颙琰,正式秘立为大清皇太子!
这是大清历史上,第一位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储君!
身为大清皇帝,同时又是极为强调保持满人传统的天子,皇帝能做到在尚且有那么多成年皇子、皇孙的前提下,却选定了有一半汉人血统的皇子来承继大统,不能不说这位皇帝从来都是将自己当做整个中国的天子,而不仅仅是满人所立清朝的皇帝。
更可见,皇帝对皇十五子的生母——皇贵妃婉兮的爱重之情。不惜打破祖制,不惜被前朝后宫指摘,也不改的情衷。
皇帝选在冬至祭天大礼之时,正式密立皇太子,也是聪明之处。
因为古来册立储君,都不只是简单一个册封就完了。因为储君乃是下一任天子,天子的权威是上天所赐,故此册立太子都要行隆重的祭天之礼,禀告上天。
其时,祭文中都要将储君人选写入,请上天裁决之意。倘若这个储君是上天所允准的,便请上天护佑他顺利继位;倘若上天认为储君不可立,则可借天意令其早死,将储位空出来,另寻更合适的人选。
可是立储之事,到了大清朝,在雍正爷这儿发生了个拐弯儿——雍正爷创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
这便不能再公开为立储而行大典,不便公开祭天。
皇帝身为雍正爷的继承人,这个规矩自然不能违背;可是他又何尝愿意委屈了小十五去——这便该祭天还是祭天,选在冬至这个最重要的祭天之节,将册立颙琰的心意,禀告上天。
同时,也用这样的法子,完美瞒住了皇太后去。
虽说皇太后与小十五的祖孙之情甚笃,只是皇太后终究是守旧的满洲老太太,对婉兮母子的情分始终都卡在满汉之分上。皇太后甚至不是不喜欢婉兮,只是不能接受婉兮走上皇后之位去;那么便也没人敢轻易确定,老太太会不会因为颙琰是大清第一个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储君,而千方百计拦着。
从皇太后在皇帝年过六旬之时,还那么卖力地抬举顺嫔,非要给皇帝再立一个满洲的名门闺秀不可的坚决上来看,皇太后未免没有再造一个纯正满蒙血统的继承人的心思。
故此皇帝不能冒这个险,索性先将老太太瞒住。总归是先帝雍正爷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那么“秘密”二字便是对天下任何人都可适用的。老太太便是要责怪,怕也不便去责怪先帝了。
待得小十五从皇陵归来,皇帝单独将小十五叫到了眼前来。
小十五以为皇帝是要问他谒陵的经过,这便跪倒在地,恭谨回奏。
却不料,皇帝只是含笑摆了摆手,“别急。”
皇帝咳嗽一声,只见小太监如意端了个托盘上前,跪在颙琰面前。
颙琰有些迷惑,挑眸望向皇帝。
皇帝含笑点头,“打开看看。”
托盘上有一个小玉碗,形制叫颙琰看着有些眼熟——他自己也有一个,由额涅收着呢,只在每年他生辰才拿出来给他看看。
再掀开玉碗上的盖儿,只见里头竟是一粒荔枝!
荔枝本是稀罕物,更何况是在这大冬天里见着新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