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实疯了!

    杨钦提着刀,横在了杨幺的脖子上。

    “统制,下令吧!”

    李孝忠沉吟片刻,竟然主动过来,接过杨钦手里的刀,下一秒,把杨幺的绳索斩断……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大惊失色,莫非说戏台上经典的一幕就要出现了?

    是纳头便拜,还是七擒七纵?

    莫非李统制也要来这么一手?

    可问题是那是戏啊!

    杨幺这家伙是认死理的,想靠着小恩小惠,就让他改变主意,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暂时投降了,没准接下来还要反叛,李统制这是给自己找麻烦。

    大家伙都傻傻看着李孝忠,想看他到底要怎么办。

    “杨幺,你跟我去一处所在,我想跟你聊聊。”

    说着,李孝忠让人准备了一驾马车,拉着杨幺去了桃源山……

    中秋,汴梁,皇宫,西瓜……抠门的赵官家居然舍得请客了,几位宰执相公,还有枢密使韩世忠,以及吕颐浩、仁多保忠等近臣。

    赵桓红光满面,心情大好。

    张叔夜率先贺道:“官家大喜,李将军降服杨幺,手段之高明,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依老臣来看,久后必为朝廷栋梁,当世少有的儒将帅才!”

    张叔夜这么捧李孝忠,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根据接到的消息,李孝忠带着杨幺去了桃源山,就坐在残存的石墙前面,跟杨幺长谈。

    他们一共留在了山上三天,最后杨幺投降朝廷!

    伴随着杨幺投降,整个洞庭湖,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水贼,都归顺了朝廷,光是乱七八糟的人马加起来,就有七八万之多,他们掌控的百姓,更是超过了三十万。

    不只是钟相杨幺,困扰洞庭湖多少年的水贼,一扫而光,邻近州府迎来了不曾设想的安宁祥和!

    兵不血刃,就剿灭了巨匪。

    而且要知道国人对于降服人心这一点有多看重?

    诸葛亮为了让孟获心服口服,愣是来了七擒七纵。

    一员大将,疆场厮杀,斩首过万,也未必能震撼朝堂,就算有震动,也只是叹一声,这人不简单。

    可能降服人心,完全就上升到了哲学的层次了。

    再也不是单纯的武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