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红是一个敦实的中年人。在和风大大有名。

    别看当年张红军威风八面。恁是不敢对段旭红下手。

    这个转业军人出身的公社书记曾经放出话来:“他张红军是什么东西?老子立功的时候,他还在供销社卖货呢。敢撤老子的职,老子灭他张家满门!”

    不晓得这话的真假,再说特殊时期,各个派系之间杀红了眼,连杀死人的事情都做了出来。放一两句狠话。也没必要在这个年代来秋后算账。

    关键是巫山压根儿就不打算对各个公社大动手脚,只要以前这人不是罪大恶极,或者激起了民愤,他是不打算处理的。时代背景如此。连杨抗倭都和家里划清界限,何况普通百姓?

    堪称和风廉政风暴的政策出台后,和什托洛盖竟然是县里最清廉的地方。有一个最大的贪污,却是公社供销社的主任,与政府这边没关系。

    邓学军都不敢相信,和李开军联手,到和什托洛盖明察暗访,真没发现问题。

    心里寻思着,人已经下了车子,脸上勉强挤出笑容,双手迎上前去:“段书记、罗局长,麻烦你们了。”

    “应该的,应该的。”段旭红呵呵笑着过来握手:“书记在这么恶劣的天气还出来,我代表和什托洛盖公社的人民群众欢迎您过来。”

    巫山假嗔道:“整了半天,我成了客人啦?”

    段旭红一怔,随即哈哈大笑:“书记,是我口误。”

    对这个年轻的书记,他心里没有半分轻视的意思。同为军人出身,他知道即便在部队里都有妖孽的存在,年龄比他小,军职比他高的大有人在。何况自从巫书记来到和风之后的一系列措施,让他心服口服,这个耿介的汉子自然想靠上来。

    罗永国满脸堆笑:“书记,和什托洛盖目前成为我县交通最繁忙的地方了,车市在试营业,我们也在全县第一次安装了红绿灯,一直在检测信号灯的使用情况和交通违章。按照您的指示,咱和风的交通这一块会逐步正规起来,出台相关政策。”

    看到大伙儿都没戴口罩,巫山干脆把口罩从耳朵上摘下来,递给赵明山。

    “走吧,我们走路过去看看车市!”巫山握手完毕,对众人招招手。

    “书记,还有一里多路呢,要不还是开车过去?”段旭红赶紧上前两步。

    本来已经窜到书记前面,又不动声色地悄悄后移,挪到书记身后半步距离。

    “老段啊,来年春天,和什托洛盖是我县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也看看,工程量有多大。”巫山向前走去,不断指指点点:“像这种低矮的土坯房,肯定是要拆掉的。”

    书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打广告的事情,段旭红当然晓得。当年的不少战友,转业后一直都没啥联系的,突然给他打电话的多了起来,纷纷打听和风这边的情况。

    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不敢乱说,只是实实在在地把和风目前的变化说了一通。饶是这样,很多战友都大感兴趣。毕竟大部分战友都来自农村,家里谁没三亲四戚的仍然在农村挖泥捧土?十万块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大家凑一凑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巫山的话给他打了强心针。

    实际情况本身就是这样。

    如果说百屯是北疆的一个十字路口,和什托洛盖也处在相同的位置。

    二一七国道从镇子中心穿过。西北的和布克赛尔镇一条公路连接夏孜盖公社和一八四团,再往东到福运县、庆禾县,往南则是乌尔禾、可拉马伊,位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