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实是宣传大队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就是因为这人为人太实在,外号就叫张老实,真名反而没有人叫了,甚至不少熟人都不晓得他的名字。

    农历的四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张老实家已经揭不开锅了。

    农村没有娱乐活动,每天晚上夫妻也就那么点儿事儿,孩子越生越多。后来实行了计划生育,张老实家已经有了六个孩子。上面还有双亲,下面六张嘴巴,家里十口人,就依靠两亩多的土地来维生。

    “他妈,你别着急!”张老实把旱烟袋在凳子上磕着:“我昨天在地里看了,洋芋都快半个鸡蛋大小,挖出来还是能够把生活糊过去的。”

    “也就只有这样了,到处都一样,借粮食都借不到。”张妻才刚过四十,眼睛因为过度的劳累,失去了光泽:“挖吧,总比饿死强。”

    天刚蒙蒙亮,张老实就背着背篓拿着锄头出发了。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农民也一样。他怕天亮后被乡里乡亲看着,脸上臊得慌。

    挖开这些连花都没开的土豆,张老实的心里特难受。要知道成熟以后,土豆至少能够顶两三个月粮食。

    土豆对农民来讲可是个好东西,土豆本身可以人吃,土豆苗还可以喂猪。

    有一天他走到蓉城去见见世面,那边的猪才大呢,估摸着至少有两百多斤。这两年家里的粮食人都不够吃,猪就只能全部吃猪草了,年底杀猪的时候也就百八十斤。

    有些土豆确实太小,张老实挖开后又把土填上埋了回去。再过一个多月,这些土豆至少还能长到三个这么大。就不晓得这些土豆能不能撑到那时候,说不定没到成熟全部都挖光了。

    他就这么仔仔细细看着,一窝窝的土豆挖开,把大一点的扯下来,小的全部填埋。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老高了。昨天都没吃什么东西,张老实觉得头昏眼花。

    “张老实,张老实!”一个声音焦急地喊了起来。

    他定了定神,杵着锄头看清来人是队上最热心的杨老三:“杨三哥,啥子事?”

    “老实啊,你还在这里优哉游哉地挖土豆,区里的人亲自到你家去收提留了。”杨老三比自己的事情还上心:“刚才我来的时候,看到派出所的人在拉你们家的猪。你爸爸上去拦,被那些人一肘就扫到地上,现在都没爬起来不知死活。”

    “啊?麻辣隔壁!”兔子逼急眼了还咬人呢,张老实只是因为家里的负担重才沉默寡言,并不是因为这人没有脾气:“敢打我爸爸,老子和他们拼了。”

    张老实的院子里,区里面的派出所长于癞子对一起下来的副区长嘀咕着:“擦,他家这头猪顶天也就五十斤,还不到三年提留的一个零头呢!”

    于癞子的头顶上早就秃了,加上这个人对老百姓心狠手辣。背地里都叫他这个诨名。

    “你说怎么办?”副区长眉头皱着:“他家里连一颗粮食都没了,收也收不了啊。”

    “您看,他家的瓦片扒拉下来。能不能卖点儿钱?”于癞子点头哈腰:“虽然这些瓦片有些旧,我们打折还是能卖出去的。还有屋顶上的檩子呢?我们这里没啥树木。想必还是能值点儿钱吧。”

    “这样不好吧?”副区长一愣:“感觉怎么像还乡团呢?”

    “副区长您不知道哇,”于癞子大倒苦水:“这些农民你不给点儿颜色看看,他们就使劲拖着。就像张老实,他今年拖明年,明年拖后年,这不都三年没交清了吗?”

    副区长只是不语,于癞子就觉得他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