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开发区的科研中心也马上就建好了,看看你需要什么设备,到哪里研究怎么样?”

    顾红忠没表态。

    “明年把你这次带的人都带过去,那里将来就是雷达这些玩意的研发中心,给你们分配住房,把家也搬过去就在那里落后,考虑考虑。”

    这番话万峰回头就又对程功说了一遍,不过地点改成了深圳。研发内容也变成了芯片。

    这样南湾集团电子部门就形成了深圳尚海渤海和南湾这沿海一线的研发网,适合发掘各个地区的人才。

    信息和技术可以共享。

    将来在西南某地再设立一个中学,这样几乎天南海北的人才就都能照顾到了。

    再以后就是在外国建科研中心了。

    当然这是明年的事情,今年那些科研中心里面还空荡荡的呢,他们去了研究啥。

    趁这顾红忠在家的这段时间,万峰就把自己列出的那张纸单交给顾红忠,看看他能研究出几样了。

    万峰还详细地解释了这些东西都的用途。

    这些项目和电子有关的顾红忠都有兴趣研究研究,自然里面说的led大灯和铝合金轮圈以及安全气囊什么的就和他无关了。

    顾红忠休息了两天就召集人马开始公关万峰交给的这些小玩意儿,当天就攻克了电动车窗和天窗、车载d和外部音源接口的问题。

    而且还根据已经研发成功的ld显示屏把车载vd也做出来了。

    半月前,万峰回到北辽后就给韩猛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回常春看看能不能和常春电影制片厂拉拉关系,打听一下港片引进的渠道。

    赵刚一回来就扎到他们三人的工厂里去了,说啥也不出来了,韩猛只好和何友良北上。

    常影作为新华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这方面一定会有什么道道的。

    要不说运气这东西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出现严重不适应,常影遇到空前危机,到今年已连续五年亏损,濒临倒闭。

    常影上下气势低落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韩猛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在常影厂领导的面前的。

    其实常影厂此时也在酝酿改革,再不改革这日子就没发过了。

    韩猛在请示万峰后就提出和常影合资组建一个影视公司的建议,双方经过几轮探讨一个叫长风的影视娱乐公司就这么在北方大地上诞生了。

    这个合资公司的创立非常的迅速,几乎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

    打的旗号自然是华港合资的旗号,否则过不了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