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宁婉除了进宫陪伴太子外,她也常随着父亲出游,见过许多名山大川、能人异士,眼界渐渐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开阔,只是近年来,中原流贼不断,关外清军屡次来犯,便减少了出游。前几日,她随父亲出城之时,发现城外多地百姓受南方传来的瘟疫侵扰,苦不堪言。富贵人家,选择闭门不出,而穷苦人家,没有多余的的积蓄为得病的家人治病,更有甚者,流落街头,无家可归。

    宁婉看到这些人,心中不忍,出这一趟门便把带来的银子都施舍光了,宁大人看宁婉难过,便跟她说:“没有用的,你给得了一时,给不了一世,婉婉要是真的觉得百姓可怜,不如就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一个女子,既不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也不能身披铠甲去前线杀敌,能做什么呢?”宁婉失落地问她的父亲,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困于闺阁之中,无法辅佐太子也不能拯救黎民。

    宁大人慈祥地看着女儿,他告诉宁婉:“谁说天下女子不如男?女子就一定要处于闺阁中,然后嫁人,再然后跟随夫家过这一生?我和母亲生你,并不是为了你将来找个权贵人家,帮扶宁家,这倒是毁了我们这么多年对你的寄予的期望。没错,当今女子还不能入学读书也不可入朝为官,可是我和你的母亲依旧为你请了全城最好的教书先生,我们不希望你同这世间所有女子一样,以夫为天,我们希望你能做一番自己的事业。再说如今这乱世之中,纵然是父亲我也无法独善其身,即便你是男子,我也不会逼你去考什么仕途,追求什么功名利禄,做父母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地过这一生。”

    “所以父亲从小便带着女儿游历山川,看民间百态,为的就是希望开阔女儿的眼界,不拘于一个小小的闺阁之中?”宁婉似懂非懂地问道。

    宁大人对宁婉满意地点点头并告诉她:“没错,而且父亲母亲都知道你与太子两情相悦,皇后娘娘也对你极为满意,将来你多半是要入宫的,无论你做什么决定,父亲母亲始终都是支持你的。

    但是婉婉啊,你还小,不知这世间除了爱情还有很多东西更值得你付出一生心血,所以父亲今日还想给你一个选择,你是否愿意学习医理,拯救这些受苦的百姓?虽只是一人之力,但这毕竟需要有人愿意去研习。”

    这天宁婉看着父亲的眼里全是光,她感慨父亲对人对事的气度和对女子的尊重,只是父亲说的,这个世上还有比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值得付出的东西,是什么呢?她还不明白,但她想,或许以后会明白的,随后她便很诚实地对自己的父亲说:“虽然女儿现在还未能完全明白您说的话,但女儿愿意听父亲的,去试着研究医理,我同情这些平民百姓,也愿意帮助他们。”

    宁婉和宁大人回到宁府几天后,宁大人便将宁婉送到了京城的济世堂中,跟随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医者学习医术。这位老医曾是宫里的太医,二十年前,他因为年纪太大,就主动请辞出宫了,其实不是他无法再替人看病,而是他不愿再只为王公贵族看病,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是为救天下黎民,只恨自己过了半生才明白过来,埋没了半生心血和才华。

    出宫后,他去了很多地方,尝了上百种草药,写了几本医书,拄着一根木拐杖、背着一个装满医书的竹背篮,不停地走,将自己半辈子的心血传递到全国各地,如今老了,走不动了,便回到京城开了这济世堂。

    宁婉称这位老医为师父,一开始宁婉只是接触药理,跟堂里的所有学徒一样,辨别草药,替病人熬药,师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对她有丝毫照顾,宁婉为此十分钦佩师父为人,不仅在学术上一丝不苟,在为人方面,也是不卑不亢,是个医者该有的风范。

    后来师父便带着宁婉四处问诊,宁婉十分勤恳,因为师父告诉她,学医的人不必生来天赋过人,只要能够始终如一,勤勤恳恳,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心。宁婉把师父说的都一一记下,她学医之时并不觉得枯燥无聊,反倒极其静心,草药香让她忘记了一切烦恼,虽然她依旧想念太子,却不大像先前那样,觉得心里那样空落落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