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孩子们,她想让这些孩子们从小就知道,除了他们自己奋起,他们身后,再没有任何支撑,因此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对此,姚启东也十分的赞同,他认为:贫穷虽然有着客观原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

    同样是庄稼人,有的人家就能逐渐富裕起来,可有的人家却将日子过得越来越贫穷,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心态和思想在作祟。

    善堂的老人和孩子以前只有一个办法让自己活下去,那就是乞讨,特别是老人,他们以售卖自己悲惨的境地换取微薄的吃食,更多的时候,他们更愿意躺在善堂破败的稻草堆里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但是这些孩子们,却愿意寻找更多的办法创造价值,比如说售卖野果、野菜、帮工、捡柴。

    由此可见,人的心态和思想是多么的重要。引导和进一步的塑造对这些白纸一样的孩子太重要了。

    第一车柿子运送出去后,尹家陆续又从善堂运送出去了五车柿子,一直到四月中旬的时候,柿子才全部被运送出去,但是柿子销售情况,尹新月却一概不知。

    五月是新月山庄最繁忙的时间,因为南充各地的庄子都在忙着插秧。

    稻谷的种植历史十分悠长,大周如今种植的稻谷已经初步具有现代的规模了。

    尹新月最近暂时没去善堂,而是跟着尹正坤去各地庄子,这是尹正坤的要求,姚启东没有反对,甚至还带上厉川跟着他们一道去。

    这一整个月,尹正坤都会在各处的庄子上巡视,查看插秧、灌水的情况。

    姚启东遍览群书,对于农业种植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过田地和粮食。

    师生三人看见庄子上的男人和女人们忙碌在田间地头插秧,很是感慨。

    尹家各地的庄子种植水稻的年头很长,其主打的粮食就是水稻,所有不管是沟渠的修建,还是田地的平整、保养都做的十分到位。

    尹大强指着半山腰说道:“那里有尹家修建的水库,每年夏季的时候,都会储存大量的雨水。来年秧苗栽种之后,灌溉就全部都靠它了。”

    尹大强是尹忠的儿子,也是尹盛的老爹,他大字不识几个,确是尹家的大管事,因为尹家所有庄子上的稻谷种植都是他负责的。

    他从小就跟着尹新月的爷爷学习种植水稻,一种就是一辈子,几十年的种植经验让他变成了种田的好手。

    各处庄子的管事遇到田间地头的难题,都会来寻他,而他,一年四季都在各个庄子上面跑着。

    尹正坤到各个庄子上巡视,自然是要带上他一起的。

    尹新月问道:“大强爷爷,咱家的庄子上都有这种水库吗?”

    尹大强点点头,说道:“老太爷在世的时候,便让各个庄子自己建造了水库,大小规模不一,但是每个庄子上都有。”

    姚启东感慨道:“尹家老爷子真是有先见之明,难怪尹家能够成为种粮大户。”

    尹大强笑着说道:“先生说的极是,我们老太爷很注重种植粮食,一辈子都与我们一起在田里打交道。”

    尹新月对姚启东说道:“我听先生讲过,有些地方不是可以建造水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