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在此世算是潜规则。

    谢北河其实也有过心理准备。像是之前与南奕签订契约合同时,之所以谢北河愿意十分大方地直接一九分成,也是为了提前写死契约,保护南奕的稿费权益。

    这样就算后面有人分走《明报》的股权,只要内容供应这块不出岔子,就不会影响到《明报》的后续发展势头,不至于因为外行指挥内行,而使得谢北河创业心血付诸东流。

    但如果有得选,谢北河还是更愿意低调赚钱,缓缓图之,避免过早被人盯上《明报》股权。

    不过,听到谢北河说“他人治下”,南奕眉头一挑,问:“谢叔,需要你分润股权打点的,可是南山知县毕胜克?”

    谢北河点头。

    南奕便笑道:“那没事了。只要谢叔伱将北河居迁过来,他以后,决计不会来找你要股权。”

    <divclass="contentadv">“嗯?”谢北河疑惑看向南奕。

    南奕扬了扬手中地契,说:“这地契,这医馆,正是我今天从毕胜克那里要过来的。他还有些不太想给,可我直接索要,他亦只得给了我。”

    “哦?”谢北河有些惊讶。

    “总之,只要谢叔你迁过来,至少在南山县内,是不用担心《明报》被人觊觎股权的。”

    南奕没有多做解释。

    但看出南奕语气中的自信,谢北河心念一动,却是隐隐约约有了几分猜测。

    “哈哈。”他吐出一口浊气,扬眉笑道,“既如此,那我雇人赶工,明天先将医馆清理干净,后天再将一应书籍搬过来。等到来年元旦,正好在此发售《明报》第二期。”

    将北河居迁来医馆,并不麻烦。

    因为完全不用进行重新装修,只需要将医馆内存积的药材降价甩卖,便宜处理掉,再将书店的书架书柜搬运过来,简单摆放,两天时间便可完工。

    然后,此世年月,为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合计三百六十周天数。换言之,后天十二月三十日过了,便是天启四年的元月一日。

    而《明报》现在是旬刊,之前特意定于每旬首日发售,正好是在新年第一天发售《明报》第二期。

    总之,谢北河没了心中顾虑后,自是爽快答应南奕。

    而南奕取了医馆钥匙丢给谢北河,便甩手不再管医馆改造事宜,任由谢北河来操办具体。

    他只接着去了周青家。

    南奕几乎没费多少口舌,便以一碗鸡汤说服周青过年不休假——趁着元旦发售《明报》第二期,直接让周青在医馆后院开班授课,传授直描画技,尽早打响名声。

    当然,到了此时,医馆也就不叫医馆了。

    南奕与谢北河两人经过商量,也不用北河居的牌匾,而是另外取名制匾,曰:开明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