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虽然也学儒家,但并没有搞科举制,国内施行的依然是贵族政治。

    如果官员不犯错,职务是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的。

    丞相的儿子当丞相,小吏的儿子当小吏,平民的儿子当平民。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普通百姓是没有造反机会的。

    那么取代高丽王氏,建立朝鲜李氏政权的,定然也是高丽贵族。

    还是掌握了军政大权的那种大贵族。

    而眼下高丽就有一个这样的人,李成桂。

    身经百战,靠着军功一路成为大将军。

    然后又从政掌管财政大权,又位列丞相。

    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说他是当前高丽战神都不为过。

    但李成桂是前任恭愍王提拔起来的大臣,对现任高丽王相当不感冒。

    政治倾向也和高丽王不一样。

    看到他,让陈景恪想起了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

    当时陈景恪就认定,灭高丽王氏政权,建立朝鲜李氏政权的。

    就算不是李成桂,也是他的后人。

    根据这个推测,陈景恪才做出了种种论断。

    所以说,他是先射箭再画的靶子。

    而且他越推演,就越觉得李成桂造反的可能性大。

    现任高丽王被传不是恭愍王亲子,合法性遭到质疑。

    因为首鼠两端,比较亲北元,被读书人和文臣群体嫌弃。

    他之所以还能当王,全靠北元的支持。

    大明要是拿下辽东,切断北元和高丽的联系。

    高丽王就将失去唯一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