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产量,给李二准备一份大礼!(2/4)
岑文本将这里的事务重新安排好,随即跟着李元吉就来到了另外一处种植杂交水稻的地方。
选取种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是土壤肥沃,便于灌溉以及排水的地方。
在这处稻田,同样已经有不少人等待在这里,都是等着下令,然后进行收割的人。
李元吉来到田坎上,观察着稻田,这块稻田的土壤,用双眼看去,看不出有任何水分,李元吉一脚踩上去,并没有陷下去,足以说明已经断水多日,稻田下方都已经没有多少水分。
“这块稻田断水多少天了?”
一个负责这块稻田的精瘦汉子站了出来。
“大王,算上今日,刚好是第十日。”
听到这里,李元吉总算是笑了,随后又检查了一番空壳率,与刚才那块稻田差不太多,随即看向岑文本。
“景仁,吩咐下去,马上开始收割,今日将这块稻田全部收割完成,你做好记录,看看这个水稻亩产有多少。”
岑文本当即下去让人开始收割,李元吉直接找了一块相对平缓一点的地方准备坐了下来,看着穿的这身衣服,料子其实并不好,但好歹也是武媚与武顺用了三天时间做好的,最终还是找了个木凳坐了下来。
趁着休息的时间,吃着犁,打开系统开始看了起来,如今手中的贡献点又来到了三千一百六十五点,李元吉一阵美滋滋的。
至于任务,还没有完成,人口的迁移,速度并不快,虽然都在逐渐增多,但也需要不少时间,预估一番,差不多也就这一两月,就能完成。
想着这个任务完成,又是十万贡献点入账,李元吉就有些心猿意马起来,他在想着到时候该兑换一些什么出来呢?
想着想着,一不小心就这样眯睡着了,过了许久,再次睁开眼时,只见岑文本带着几个人拿着手中的账册在对着什么,没一会的时间,就见岑文本兴兴冲冲的向他走来。
“大王,好消息,好消息!这个水稻,大王伱可知产量有多少吗?”
李元吉看着岑文本一脸的兴奋,甚至有些手舞足蹈,顿时也抱起了很大的期待,他知道杂交水稻的产量,但在如今的情况下,那个产量就肯定不能当真了。
具体有多少,他也是好奇得紧。
“景仁,你就别给我卖关子了,亩产多少?你倒是快说啊。”
李元吉都急死了,岑文本这货还搁这笑,等他猜,他猜个锤子。
岑文本也不再隐瞒,兴奋道:“大王,这个水稻的产量足足有七百八十八斤!比起之前的水稻,产量翻了一番!只要这个水稻推广种植开来,我们就彻底不用担心粮食不够了!”
李元吉双目瞪大,一时间有些缓不过神来,七百八十八斤?他并不是因为这个产量高而发愣,而是这个产量,在他看来太低了。
这杂交水稻放到现代,随便一种,产量都是千斤以上,若是再挑选好稻田,精心照料,产量直接就是现在这个产量的两倍以上。
李元吉有心理准备,如今虽然是杂交水稻,产量也肯定达不到那个要求,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差距这么大啊,在他看来,再不济,也得有个八九百斤吧?
结果就这?八百斤都不到,这个区别,瞬间就大了。
选取种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是土壤肥沃,便于灌溉以及排水的地方。
在这处稻田,同样已经有不少人等待在这里,都是等着下令,然后进行收割的人。
李元吉来到田坎上,观察着稻田,这块稻田的土壤,用双眼看去,看不出有任何水分,李元吉一脚踩上去,并没有陷下去,足以说明已经断水多日,稻田下方都已经没有多少水分。
“这块稻田断水多少天了?”
一个负责这块稻田的精瘦汉子站了出来。
“大王,算上今日,刚好是第十日。”
听到这里,李元吉总算是笑了,随后又检查了一番空壳率,与刚才那块稻田差不太多,随即看向岑文本。
“景仁,吩咐下去,马上开始收割,今日将这块稻田全部收割完成,你做好记录,看看这个水稻亩产有多少。”
岑文本当即下去让人开始收割,李元吉直接找了一块相对平缓一点的地方准备坐了下来,看着穿的这身衣服,料子其实并不好,但好歹也是武媚与武顺用了三天时间做好的,最终还是找了个木凳坐了下来。
趁着休息的时间,吃着犁,打开系统开始看了起来,如今手中的贡献点又来到了三千一百六十五点,李元吉一阵美滋滋的。
至于任务,还没有完成,人口的迁移,速度并不快,虽然都在逐渐增多,但也需要不少时间,预估一番,差不多也就这一两月,就能完成。
想着这个任务完成,又是十万贡献点入账,李元吉就有些心猿意马起来,他在想着到时候该兑换一些什么出来呢?
想着想着,一不小心就这样眯睡着了,过了许久,再次睁开眼时,只见岑文本带着几个人拿着手中的账册在对着什么,没一会的时间,就见岑文本兴兴冲冲的向他走来。
“大王,好消息,好消息!这个水稻,大王伱可知产量有多少吗?”
李元吉看着岑文本一脸的兴奋,甚至有些手舞足蹈,顿时也抱起了很大的期待,他知道杂交水稻的产量,但在如今的情况下,那个产量就肯定不能当真了。
具体有多少,他也是好奇得紧。
“景仁,你就别给我卖关子了,亩产多少?你倒是快说啊。”
李元吉都急死了,岑文本这货还搁这笑,等他猜,他猜个锤子。
岑文本也不再隐瞒,兴奋道:“大王,这个水稻的产量足足有七百八十八斤!比起之前的水稻,产量翻了一番!只要这个水稻推广种植开来,我们就彻底不用担心粮食不够了!”
李元吉双目瞪大,一时间有些缓不过神来,七百八十八斤?他并不是因为这个产量高而发愣,而是这个产量,在他看来太低了。
这杂交水稻放到现代,随便一种,产量都是千斤以上,若是再挑选好稻田,精心照料,产量直接就是现在这个产量的两倍以上。
李元吉有心理准备,如今虽然是杂交水稻,产量也肯定达不到那个要求,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差距这么大啊,在他看来,再不济,也得有个八九百斤吧?
结果就这?八百斤都不到,这个区别,瞬间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