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也没有耽搁,当即站起身来。

    “媚儿,顺儿,你们自己挑吧,挑好之后,来酒楼找我就可以了。”

    武媚与武顺听话的应了下来,李元吉留下几人负责保护两人的安危,便是离去。

    来到酒楼一处雅间,李元吉与那骠国人对视而坐,杨建河则是站在李元吉身后。

    “在下姓李名元,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那人当即拱手。

    “见过李兄,在下也有一唐人名,楼砚。”

    “哦?想不到楼兄已经有了唐名,不知楼兄这些都是在哪里所学?

    我实在有些好奇,若是楼兄觉得不便,我也不再言。”

    李元吉确实好奇,若不是样貌差异有些大,仅仅凭借说的话,李元吉还真不会觉得这人是其他国家的人。

    楼砚淡然一笑,没有丝毫介意。

    “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我祖父之前便去过中原,不过那时不是大唐,而是大隋。

    来大隋停留八年有余,带了些许书籍返回,我家中便是开始学习宗国语言与文字。

    后我家中几乎在国中为官,若有宗国遣使,便是由家中来相互转达。

    年初齐王派使者去往骠国时,就是我兄长在负责转达。”

    李元吉顿时懂了,也就是这楼砚的祖父去了一趟隋朝,不仅学到不少,还带了些许书籍回去,最后这一家人如今都成了骠国的国有翻译官。

    李元吉也没有说什么,对外的交流这块,隋朝确实派有人组团过来,原本的真腊等国,都有足迹。

    只是一个骠国人,懂得这么多,除了这些,还带去了些什么回去?

    李元吉如今已经是不想关心了,骠国,在他眼中已经是他的囊中之地了。

    随即看向楼砚,笑道:“原来是这样,楼兄之家,当真是前途坦荡。

    楼兄,前番在纸鸢店所说的,楼兄可否解惑?”

    说到这里,楼砚顿时变得认真起来。

    “李兄,这件事我可以帮你,但是想要做这个生意,小了可不行,每次进货,至少都要达到三百根木头以上,无论是紫檀木还是黄花梨木都可以。

    李兄可否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