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

    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由于是杂牌军,番号错乱,川军得不到国民政府应给的待遇;

    政府调配的军费补给,往往和实际所需差距很大。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国内“最糟的军队”;

    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

    冬天在晋省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

    川军是各地方军中武器装备最差的,而第22集团军又是川军中武器装备最差的。

    整个集团军没有一门山炮、野炮,口径最大的武器是迫击炮,而且数量和炮弹都很有限;

    每个作战师轻重机枪一共只有几十挺,有的连队一挺机枪都没有,而且机枪中很多还是仿造的,连发都不好用。

    但是,川军的将士们并没有因此而消极,他们自筹军饷,自带军资;

    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整军完毕,只等上面命令下来,便可出川抗战。

    这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严重不足;

    这些硬实力的差距,注定了他们无法打出漂亮的战果,他们只能用命去拼!

    台兒庄战役中,第二十二集团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苦守滕县;

    倭军主力矶谷师团以重炮飞机猛攻!

    弹尽粮绝,王铭章在县城中心指挥残部顽强抵抗,腹部中弹踉跄倒地。

    部下扶他,王铭章叫道:

    “不要管我,老子死在这里痛快!”

    倭军怪叫冲来要抓“大俘虏”。周身血糊糊的王铭章,挣扎着高呼:

    “杀敌,抗战到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