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明杰心中充满了担忧,他对李志新有所误解,因为他在市里时,李志新还是一般的副市长,那时候确实比较低调,形成了固定印象。

    他走了之后,李志新才成了常委副市长,接触过几次,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改变。

    实际上人的自信是逐步养成的,李志新初期确实低调,但后期不仅敢跟组织部长针锋相对,甚至连魏华胜都敢得罪。

    进入常委就意味着进入了决策层,而且所有常委都是一人一票,确实会极大地增强人的自信。

    而且他始终坚持紧跟主要领导的策略,这样不容易被打压。

    这也是排名靠后常委的生存之道,比如代表部队的常委,一般都是紧跟党委书记的步伐,书记投谁我投谁。

    等有了自己的地盘,才会追求什么独立性,我的地盘我做主,地盘之外听书记的。

    只有到了前几位,才敢说合纵联横,结成联盟,跟一把手分庭抗礼。

    就是因为不知道李志新身上的变化,才让明杰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李志新也没有刻意针对他,一个部门长时间不接受审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无非是以前驻京办的账比较混乱,有些领导不希望驻京办被审计。

    而且驻京办也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就跟招商办性质一样,都是挂在政府办的下面,不算是单位的部门,不接受审计也说得过去。

    但审计也没有什么错,毕竟经手资金这么多,推荐前审计一下也未尝不可。

    如果说当时沟通交流氛围良好,李志新说的时候态度友善,那这就是例行公事。

    但刚才的情况,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李市长对明杰三番五次出言挑拨的反击。

    现在能救明杰的最好办法是市长那边不同意李志新的审计要求。

    因为审计是市长唯一分管的部门,本身就是对其它部门的制约,就如同纪委是党委的刀一样,审计同样是市长的武器,只不过更针对经济方面的。

    没有市长点头,李志新确实指挥不动审计。

    可惜的是目前这几位明杰一个也巴结不上。

    心如死灰的他看了一眼旁边的罗月花,这位也是一脸的慌张。

    这就是明杰最看不上她的地方,你自己屁股都不干净,你有什么资格告发我。

    李志新丝毫不理会他的心理波动,他又不是直接针对的明杰,只要你立身正、不犯错误,怕什么审计。

    转过头他问杨辰:“需要我留下来帮你撑场面不?”

    他说的是旅游资源推介会,杨辰想了想说道:“您要是不忙的话,我这是求之不得。”

    其实他留下来一点作用没有,这是一个全国级别的推介会,你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根本就不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