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观坐落于南海州金云山上。

    这座被称之为大虞七十二景的金云山,之所以得此名。

    是因为每日清晨,山上云彩的边缘总是带起许多金黄色,朝阳从云间冉冉升起,霞光蔓延开来,奔腾的云海中便也带出金黄色来。

    于是得名金云山。

    除了这震撼人心的金云景观之外,金云山之所以这般出名,原因还在山顶上的一座道观。

    这座道观名叫大慈观,乃是大虞排名第三的玄门,道下玄门碑上第二十三行,实力毋庸多说。

    除此之外,这座大慈观之所以特殊,便特殊在大慈观中只有一位道士,一人便是一座玄门。

    天下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拜入大慈观中,得到那传闻中的大慈洞庭术,得到传闻中的杀生天王神相。

    只可惜匆匆数十年过去,大慈观中依然是那位老道士独坐,神相碑上排名第十二的杀生天王,从来没有第二个人得以映照。

    久而久之,大慈观中的香火便更加薄了。

    寻常百姓,鲜少能够登上金云山为大慈天王上一炷香的,修行之辈则不敢贸然登门,金云山上也就越发人烟稀少。

    唯独今日,有一位佩剑着白衣的中年书生独自前来,穿过泛着金光的云海,来到大慈观前。

    大慈观观门紧闭,中年书生在门前行礼,又敲了敲观门。

    门中无人来应。

    于是这中年书生就摘下腰间的名剑【黄雀风】,盘膝坐在大慈观前。

    一坐便是十二日。

    第十三日,观门忽然打开,一位身着灰色道袍的老道士手持拂尘,老朽的脸上露出一些无奈来。

    “陈水君,我曾经几次邀你前来大慈观,你醉心于那四时蝉,不愿前来。

    如今你来了,却带了两只魔头回来。”

    陈水君似乎未曾听到这老道士的话,只站起身来,又朝着老道士行礼。

    “不过……这四时蝉确实是最适合你的剑道,你若能得四时蝉圆满,便是大慈洞庭术只怕也不及你的蝉鸣剑魄。”

    “只是,四时蝉不成圆满,你便入不了玉阙,入了玉阙,又要映照蝉尊神相……陈水君,你已经不再是在朝留当县令的陈水君了。

    我大慈观已然与你无缘,你且回去吧。”

    老道士说完这句话便要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