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谦也笑着说:“阿唤,你到了云谷书院,就给我们描述一下到底是怎样的书院,有机会,我们去探望你。”

    柳文唤要到云谷书院读书,读到下一次乡试。

    毫无意外,他们会三年后才再见。

    姜谦等人是非常的不舍。

    大家住在同一个斋舍两三年了,平时无论的读书还是生活上都互相帮助,感情深厚,忽然地离开,总有股离别的忧愁。

    黎信筠也笑着说:“阿唤,要是我们有机会到端州游学,就去找你,到时候可要好好招待我们。嘿嘿,我听说端州不仅端砚出名,端州粽子也好吃,我还未吃过呢,可想尝一尝。”

    柳文唤笑容满面地点头说:“行,你到端州就找我。我先行一步到端州,帮你先试一试端州粽子,嘿嘿,我也未吃过端州粽,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说到端州,不仅说端州的美食,还说端州的美山,在嬉嬉笑笑中,大家帮柳文唤收拾行李。

    两天后,孙山,黎信筠,张朝阳,姜谦别了一支柳条送别了柳文唤,这一别恐怕要三年后再见了。

    收拾了思绪,孙山继续按部就班地读书。

    一个月后,孙山收到广州府的来信,是孙大姑寄过来的。

    信中写到何书谨中进士,以及考上庶吉士,准备入翰林院为期三年的学习。

    还通知孙山看准时间来一趟广州府,参加何书谨的进士宴席。

    孙大姑来信强调孙山莫要孤身一人行动,她和孙伯民商量好,孙伯民会到漳州府接他,陪同他一起到广州府的。

    山里陡峭,孙大姑和孙伯民实在不放心孙山领着什么都不懂的桂哥儿独自一人到省府,宁愿花些脚力,花些金钱也要一起来。

    孙山表示很无奈,非常的无力感。

    他已经十六岁了,但孙大姑和孙伯民还是当他三岁小孩子,这不准他做,那不准他做,孙山又不想争吵,只好无奈地接受。

    心里想着就算他二十六岁,在孙大姑和孙伯民眼里他还是三岁小孩子。

    这次大表哥考上进士,实在是天大的喜事,所以孙大姑和孙伯民才叫他去参加,要是一般的喜事,他们姐弟俩还真不愿意孙山长途跋涉去喝喜酒呢。

    孙山未等到孙伯民来接送,他的舍友张朝阳忽然要回家了。

    张家来信说张朝阳的母亲病重,张朝阳不得不离开府学,回阳禺县。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这个很难说,但肯定的是一两年内回不来。

    孙山,黎信筠,姜谦送上慰问金后,在镖局送别了张朝阳。

    孙山安慰地说:“朝阳,保重,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