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长史府。

    刘寅坐于正中,十六个黑衣法吏分坐两侧,人人面目严肃。

    法吏依次站起禀事。

    “织锦场,毕。”

    “城门,毕。”

    “甲犯宅,毕。”

    “乙犯宅,毕。”

    “案证文卷,具。”

    “查核押钤,具。”

    “典签令状,押。”

    “拘传文书,验。”

    “封守文书,验。”

    “郡兵曹牒,验。”

    “监押文书,验。”

    “刑讯文书,待验。”

    刘寅手一按,方才站起的十二人同时坐下,肃然无声。

    “该案重大,不容有失。自此刻起,长史府、郡衙皆禁外出,凡无差遣者,今夜皆宿于两府之中。受遣公干,出门必及三人以上,相互监督。各令、文书、牒、状等一应公文,皆予封存,收捕前下发。明日之事,关乎律法威严,亦系荆州安稳。凡有懈慢不谨,致使消息走漏、贻误事机者,本官必以重典治之!”

    众法吏皆站起,躬身拱手:“谨遵大人号令!”

    ......

    碧簟犀帘,立冰消暑。

    王扬坐在屋内,桌前摆着三碟精致糕点和“冰四样”,有甜瓜、蜜桃、鲜莲子、杨梅,瓜和桃都去皮切成小块,用装满小冰块的冰盘镇着,上面还冒着丝丝凉气。

    一个侍女站在王扬身侧,为他打扇。另一个侍女负责斟酒和从冰鉴中取果取冰。

    萧宝月和王扬相邻而坐,中间只隔一方小案几,紫衣遮身,簪凤半卸,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王扬声音侃侃,宝月心神专专。

    自从上次“登堂入室”之后,萧宝月便不要求王扬背书了,转而开始请教问题。她几次试探之后,知王扬在关节处常有保留,便不再问现实之策,转而和王扬论史。而王扬也有自己的意图,所以“不吝赐教”,不知不觉间,这“选修课”便改成了“研讨课”,王扬的角色也由学生变成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