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恶狠狠地瞪着顾檀,顾檀不为所动。

      她的计划即将成功,顾方的身子也已经恢复康健。

      当天傍晚,在沈卓未曾归府之前,阿苏打开了那个盒子,盒子里的机关打通了书房的密道。

      那里面藏有当年顾老爷想要上书给先皇的一封书信,信里有一页名单,皆是当年参与贪墨一案的朝廷官员。

      而有关于贪墨一案的证据最终在顾家那棵倒塌的大树之下找到了证据,顾老爷当年含冤入狱,来不及见顾檀一面。

      顾方想要劫狱,将顾老爷救出之时,顾老爷急匆匆留给顾方一枚钗子,那钗子这些年一直戴在顾檀发髻上,顾檀从未察觉其中玄机。

      倘若不是顾檀那日戴上发钗之时,发现了端倪,发钗花瓣与枝叶相连的地方出现了裂痕,顾檀用力一掰,发现了里面的钥匙。

      钥匙就藏匿在发钗之内,难以察觉。

      也正是如此,顾檀想起了顾家那棵槐树,周绍得知消息,安排人去挖土,在大树底下深两米的位置寻到了一个包裹。

      包裹之内便藏有贪墨一案的证据,也是当年顾父被沈卓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只是因为顾檀的缘故。

      事情水落石出之时,顾檀终是可以松了一口气。

      她眼看着她父亲藏匿多年的证据重见天日,顾檀喜极而泣,这也证明着沈国公府即将走向覆灭。

      而这个时候沈卓还在做着国公爷的梦,全然不知自己即将死到临头。

      顾檀第二日便面见圣上,将所有证据呈现在皇帝面前,包括她父亲的尸骸。

      周绍为她做事情到那般田地,甚至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在那处后山上挖掘了整整半月有余,才寻找到了顾父的尸骸。

      人早已经化成了枯骨,唯有后颅的缺口和手指上的戒指证明着,那是顾父顾源。

      顾檀手捧着那装有父亲尸骸的木盒子,强忍着悲痛出现在御书房中,跪拜在皇帝面前之时,几乎昏厥过去。

      周绍用了王爷的身份让她成功面圣,她跪在大殿之上,头磕出了鲜血,态度诚恳。

      皇帝没有想到,朝堂腐败能够如此严重,他才坐在这个位置上三载,便出现了这样的大事。

      他虽不喜周绍,但顾檀是周绍的软肋,皇帝借此拿捏了周绍,周绍甘愿将手中一部分兵权交出。

      顾檀并不知情此事,她只知道,周绍帮了她。

      贪墨一案被重审,国公府下了大狱,沈卓才如梦初醒。

      有关贪墨案的所有官员都被革职查办,这一次是皇帝亲自审理此事,交由大理寺来监审,大大小小与此相关的四十多名官员连着其家人一同被收押进了大狱。

      顾家恢复名声,不必再背着罪臣的身份落得声名狼藉,顾源被厚葬于顾家祠堂,顾府被重新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