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煦儿虽然淘气顽皮,却也是明事理,知道事情轻重的,绝不会如此行事。”
朱棣一把揪住来报信之人的胸口,道:“煦儿是不是受了杨士奇的胁迫?”
他目露凶光,道:“他杨士奇好大的胆子,竟敢胁迫皇孙,真当本王好欺侮吗?”
那名报信的下人,还从未见燕王发过如此之大的火气,顿时吓得颤颤兢兢,又不敢不具实呈报,道:
“据现场亲眼目睹的人回报,小王爷手持宝刀,大喊着“杀了,杀了,全部都杀了”,神情兴奋无比,并没有半分被胁持的迹象。”
“去其他官员府上时,也是十分得意,威风霸气,颇有几分……耀武扬威的味道,看起来非常高兴,绝不像是被人逼着。”
“砰!”
朱棣狠狠用力一推,那人顿时被推得倒在了地上。
紧接着,他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踉跄。
数日前,朱棣便收到了姚广孝写来的书信。
信中,道衍和尚先是向他请罪。
告诉他天命有变,从前所图谋之事,再也不成。
同时,又极尽吹嘘朱允熥之能。
并劝朱棣弃暗投明,悬崖勒马,从此安心做一名藩王,不再想夺取大位之事。
甚至还要他打破世俗礼制,拜朱允熥为师,助他兴办军事学院,以此来表忠心。
刚收到信的时候,朱棣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他与姚广孝相交多年,感情深厚,可谓是推心置腹。
平日里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老和尚所献的计谋,他素来言听计从。
可万万没想到,一直都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和尚,不过是去了吴王府几天,便背叛了自己。
亏得老和尚没去之前,还信誓旦旦的表示,绝不会背叛自己。
就算去了吴王府,也必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说不得还要给自己当卧底,汇报吴王的一举一动。
结果,才过去几天,就叛变了!
朱棣一把揪住来报信之人的胸口,道:“煦儿是不是受了杨士奇的胁迫?”
他目露凶光,道:“他杨士奇好大的胆子,竟敢胁迫皇孙,真当本王好欺侮吗?”
那名报信的下人,还从未见燕王发过如此之大的火气,顿时吓得颤颤兢兢,又不敢不具实呈报,道:
“据现场亲眼目睹的人回报,小王爷手持宝刀,大喊着“杀了,杀了,全部都杀了”,神情兴奋无比,并没有半分被胁持的迹象。”
“去其他官员府上时,也是十分得意,威风霸气,颇有几分……耀武扬威的味道,看起来非常高兴,绝不像是被人逼着。”
“砰!”
朱棣狠狠用力一推,那人顿时被推得倒在了地上。
紧接着,他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踉跄。
数日前,朱棣便收到了姚广孝写来的书信。
信中,道衍和尚先是向他请罪。
告诉他天命有变,从前所图谋之事,再也不成。
同时,又极尽吹嘘朱允熥之能。
并劝朱棣弃暗投明,悬崖勒马,从此安心做一名藩王,不再想夺取大位之事。
甚至还要他打破世俗礼制,拜朱允熥为师,助他兴办军事学院,以此来表忠心。
刚收到信的时候,朱棣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他与姚广孝相交多年,感情深厚,可谓是推心置腹。
平日里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老和尚所献的计谋,他素来言听计从。
可万万没想到,一直都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和尚,不过是去了吴王府几天,便背叛了自己。
亏得老和尚没去之前,还信誓旦旦的表示,绝不会背叛自己。
就算去了吴王府,也必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说不得还要给自己当卧底,汇报吴王的一举一动。
结果,才过去几天,就叛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