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风风火火地踏入子弹工厂,如先前在枪支工厂那般,煞有介事地出示刑部公文,颐指气使地要求工厂即刻为其提供一百万发子弹。

    子弹工厂的厂长陆有林和厂督李伯约,起初见他前来,亦是表现得极为恭敬,不敢有丝毫懈怠与怠慢。

    然而,当朱高煦毫不客气地提出索要一百万发子弹这一庞大数量时,两人的神色瞬间骤变。

    “小王爷亲自莅临,按理说,我们理应全力配合,为小王爷提供所需的子弹。”

    陆有林脸上堆满了看似真诚的笑意,可言语间却满是推脱拒绝之意。

    “只是小王爷或许有所不知,我们刚刚接到政务处下达的严令,从今往后,但凡有前来领取军火之人,皆需持有政务处的正式批文,以及军方的许可。”

    “小王爷如今仅凭这一纸刑部公文,恐怕于规矩上是行不通的啊!”

    朱高煦听闻此言,脸色顿时变得阴沉无比。

    最为担忧的状况终究还是发生了。

    他委实未曾料到,仅仅是在枪支工厂领取枪支时稍有耽搁,这政务处的公文竟然如此迅速地传达到了子弹工厂。

    以往之时,这类公文通常在当日至多只会传至金陵城内的各部衙门。

    城外的这些衙门,因相距较远,除非是紧急军情,否则,寻常公文传递往往有所延迟,断不会这般快速送达。

    想不到如今,政务处办事的效率竟已达到如此惊人的程度。

    “竟有这等事?我如何不知?”

    朱高煦很快便强自镇定下来,佯装毫不知情,反问道:“刑部亦是需要配备枪支弹药的重要衙门,这般关乎配枪的大事,政务处理应也会给刑部下发相应的公文吧?”

    厂督李伯约微微拱手,脸上挂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说道:“公文今日才刚刚下达,或许那时小王爷已然踏上前来此处的路途,故而未曾看到。”

    朱高煦听到这话,本以为对方必定会坚决拒绝自己的要求,正欲故技重施,再次施展施压的手段。

    却未料到,就在这时,李伯约竟主动开口道:“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小王爷今日出京较早,路途耽搁,并不知晓此事,因而未能及时去政务处领取批文,这也是人之常情。”

    “依小人之拙见,这政务处的批文,待后续补上便是了,亦非什么天大的难事。”

    “至于军方许可嘛……刑部的内卫配备枪支,本就与军方无甚直接关联。”

    “既然有刑部的公文,军方又岂会有不许可之理呢?”

    “小王爷乃是陛下器重有加的重臣,又是刑部的主官,令兄更是我等的顶头上司朝廷资产部的主官。”

    “小人岂敢让小王爷白跑这一趟,空手而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