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一应具体事务,臣愿鞍前马后,替陛下分忧解难,代劳处理,这校长之名,臣实在不敢妄居。”

    “再者,由陛下亲任校长,于公于私,皆能让京师大学在诸多事务的推进上顺遂无虞,畅通无阻。”

    朱允熥略作思忖,便觉他所言极是在理。

    自己挂职校长,虽说不过是挂个虚名,却着实能为京师大学的兴办之路扫除不少障碍,使其顺遂许多。

    于是点头应道:“好!朕依你所言。这样吧,便由你出任副校长,主持京师大学日常具体事务。”

    “臣谢陛下隆恩!”文元柳语调激动,难掩欣喜。

    皇帝陛下亲任校长,自己忝居副校长之位,这般安排无疑令他的身份地位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他亦深知,皇帝此举意在凸显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不断为他抬升身价,便是为了赋予他足够的威望与底气,以便其日后与朝廷各部打交道时,能够得心应手,协调处理好各项事务。

    “其二,臣恳请陛下授予臣在处理京师大学一应事务时便宜行事之大权,如此一来,臣方能如臂使指,从容指挥各方,确保诸事顺遂。”文元柳继而进言。

    朱允熥毫不犹豫,当即颔首应允:“准!”

    “其三,自陛下开创科学一脉,发展至今,投身研习科学者已不计其数。”

    “臣斗胆恳请陛下颁下旨意,召开大明科学大会,广召天下科学英才,齐聚金陵,共商科学发展大计,切磋学术技艺。”

    文元柳微微一顿,继而神色凝重地说道:“倘若朝廷真能促成此事,必能极大地壮大科学之声势,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也会让京师大学的兴办之路更加平稳顺畅。”

    召开大明科学大会?

    朱允熥闻言,不禁微微失神,陷入短暂的思索。

    刹那间,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索尔维会议。

    彼时科学界一众大佬云集,思维碰撞,在人类科技发展的漫漫长卷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华章。

    如今这大明盛世,难道就不能兴办一场类似的学术盛会吗?

    确然如此啊!

    科学期刊纵然能承载诸多学术见解,可终究不比面对面交流探讨来得直接、深入。

    将大明的科学精英汇聚一堂,说不定便能激发出无数璀璨夺目的智慧火花,推动科学大步向前。

    再者,此举更能提振士气,鼓舞人心!

    “准!”朱允熥当机立断,应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