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历史上的很多以勤政著称的名君,晚年几乎无一例外走上了奢靡享受的生活。

    从启用管仲励精图治的齐恒公,一直到开创“贞观之治”,被后世大肆吹捧的唐太宗,皆是如此。

    原因无外乎早年的时候,帝国百废待兴,帝王心中也抱定了励精图治的志向。

    后来有了成效,便开始追求享受。

    这是人之常情。

    辛辛苦苦为了啥?

    若自己一辈子都不好好享受一下,那夺天下,治天下干啥?

    可老朱与他们不同。

    打天下历经千辛万苦,治天下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即使后来年龄大了,老了,精力不济了,但凡还有一口气撑着,老朱都要批阅奏章,理政治事。

    可以说,他虽然夺了天下,做了帝王,却仍然在做牛做马。

    正如老朱自己读中所言“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这首诗,是老朱真实生活的写照。

    也只有朱允熥执政之后,老朱才稍微休息一二。

    也是身体实在不行了。

    在此之前,尽管朱标帮着理政,老朱从未有半分懈怠。

    朱标更是被他逼着“日理万机”。

    很大程度,甚至可以说,朱标是不堪重负,活生生累死的。

    就因为老朱一直逼着朱标,要他和自己一样的“勤政”!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朱允熥,其实要感谢便宜爹爹朱标的死。

    正是因为朱标的死,让老朱心生悔意,才让他如今对朱允熥的“懒惰”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要不然,哪怕朱允熥将大明治理得再好,老朱也绝不会允许他睡“懒觉”。

    更不会允许他按自己的想法,偷懒怠工。

    朱允熥越聪明,能力越强,老朱只会对他要求越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