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工厂在大明的地位举足轻重。

    不过,坐落于京师近郊,这片区域处于大明朝廷的严密掌控之下。

    正常而言,也不会有什么动乱,因而在守卫力量的配置上,并不算太强。

    但即便如此,子弹工厂依旧有着一支由百人组成的常驻宿卫队伍,且这些士卒皆配备火枪。

    这等武装力量,在地方上亦不容小觑。

    寻常的毛贼盗匪,面对这般装备精良的守卫,根本不敢萌生进犯的念头。

    再者,子弹工厂处于朱允熥精心规划兴建的工业区内,周边的安保防线布置得极为缜密。

    一旦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在附近巡逻的捕快便能迅速察觉,并即刻奔赴现场。

    如今的捕快,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与训练,武力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相较于以往,他们的战斗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而且,不远处还驻扎着内卫军队,这些内卫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一旦收到消息,便能迅速做出反应,前来支援。

    再加上工厂自身的防御力量,三者相互配合,形成了一道坚固如铁桶般的安全屏障。

    从常理推断,这般严密的安保体系,理应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然而,朱高煦身为刑部的执掌者,尽管刑部内部的实际权力已在众人的默契下对他形成了架空之势,但他毕竟在其位。

    若是不顾一切地动用职权,在短时间内,还是能够行使一些刑部的权力的。

    按照朝廷的规制,子弹工厂这片区域归应天府管辖,无论是捕快还是内卫,平日里皆由应天府直接指挥调度。

    但自朱允熥推行改制之后,内卫和捕快便处于双重管理的模式之下,刑部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权限。

    这本是为了防范地方势力肆意妄为,避免地方权力过度集中而滋生腐败与专权,

    未曾想,在此关键时刻,却恰恰给了朱高煦可乘之机。

    他心里清楚,想要直接命令这些守卫参与造反,那是绝无可能之事。

    且不说这些人对朝廷的忠诚,单是这种明目张胆的叛逆之举,一旦败露,便是诛九族的大罪,没有人会愚蠢到追随他。

    但若是采用调虎离山的计谋,将附近的捕快和内卫暂时调离,他还是有办法做到的。

    于是,朱高煦凭借刑部的名义,寻了些看似合理的借口,将附近的捕快和内卫支使得远远的。

    不过,他也明白,这种手段不能持久,时间仅限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