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讲座,林有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因为这些都是和学生聊。相比起的创作经历和创作体验,可能面前这些文艺青年会更加想聊文学里面的爱情。

    就在林有成讲了一些自己对《山楂树之恋》、《嫌疑人X的献身》,还有《情书》的感受之后,自然也就会有学生争抢着想要和林有成交流。

    谢舒华就是其中之一,急急地站起身来,问道:“林有成同志,我想问,中的老三,石弘,还有杨树这样的爱情是否有现实原型?”

    听见这个问题,林有成笑着回答道:“也许有原型,但这个原型肯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千个人甚至更多。每一个人物后面代表的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你们难道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爱情吗?”

    “我相信!”

    谢舒华一双炙热的眼睛望着林有成,立即回答道:“我相信有这样的爱情。”

    随着谢舒华的这一抢先,自然也就会有别的学生赶紧举手问林有成一些问题。

    “林有成同志,伱写的爱情故事都很美好,但是故事的结局都很悲伤,你是不相信会有美好的爱情吗?”

    这个问题相当直接,林有成想了一下,摇头说道:“首先结局不是都很悲伤,《情书》里面杨树翻开卡片的背面看见画像的那一刻,蛰伏了一整场微妙的感情,终于像花一样绽放得漂亮。跨越多少年后,相隔生死,还能揭开那个深情的暗恋告白。”

    “你难道不觉得这很美好吗?”

    “杨树知道了这一切,即便男主已然离世。虽然有万分的遗憾,但也不会打乱正常的生活。这份美好也会留到永远,不会有任何事情再跳出来打破。至于林慧她也终于可以放手,把故事寄回去,可以拥抱新的生活。”

    那位学生似乎并不同意,争辩道:“可是最后结局还是有遗憾啊。”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遗憾呢?那一份告白如果没有被林慧和杨树拼凑出来,一直深埋,不才是真正的遗憾吗?”

    听见林有成这话,在场的学生都不禁陷入了深思,的确如此。

    ……

    随着林有成这样的交流,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真的就是深入探讨交流,从的爱情谈到了文学的爱情,新文学的爱情。

    “林有成同志,你的这三篇爱情都是新文学,都是关于爱情,爱情充满了诗意,如诗歌一般美好,你是怎么看待新文学里面爱情的诗意?”

    林有成是真的佩服面前这些燕大的天之骄子,即便是那样一篇爱情,还要他分析新文学的诗意。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林有成想了想说道:“我们的文学,不管是诗歌,还是,都是新文学。而这些新文学都可以说是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传承下来,所有的新文学也得益于这一遗产。‘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本身就是诗性的,诗意的。”

    “既然拥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那我们必然活得有诗意。”

    “我们的爱情也会是诗意的爱情,生命也会是诗性的生命!”

    毫无疑问,林有成这样一番话,无疑是让燕大的学子感到无比的热血和兴奋。

    这样的话实在是说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