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是海鳗?”

    渔苗看了下幸运值,嘿嘿,竟然有13点。

    夹了好几次才把海鳗夹到背篓中。

    “阿姐,这条海鳗真大,估计得有三四斤了。”渔铜眼睛都闪光了,这可是值钱的玩意儿,这时候渔铜跟上来了。

    “恩,估摸着比螃蟹值钱些,赶紧的,咱们加油。”渔苗说道。

    为了让海鳗活着能多卖些钱,渔苗准备把背篓浅放在海中。

    一只手拖着背篓,一只手拿着夹子,看到海货就往背篓中扔。

    没想到这一处海鳗不止一条,陆陆续续捡了十多条海鳗,不过幸运值也从之前的13点跌到了5点。

    直到下午申时中,渔苗才带着渔铜、渔银回家。

    渔铜的鱼篓已经装满小半,看着渔获挺多。

    渔苗直接就是小半背篓,这么多渔获要赶紧卖掉,趁着螃蟹、海鳗都还活着,价钱高点。

    三人吭哧吭哧就往村中方家收渔铺去。

    “方叔,收获了。”渔苗气喘吁吁,刚到方家收渔铺就大喊。

    这会儿刚好也没人,主要铺子里也没人,渔苗估计人在后院。

    果然渔苗吼这一嗓子,方铁柱就从里面走出来。

    “我爹出门了,都有什么啊?”方铁柱一边说一边往渔苗的背篓瞧。

    “货还挺多。”方铁柱有点惊讶,一个小女娘还能弄到这么多渔获,真的很不错了,更何况村子里对渔苗的评价都是街溜子、偷鸡摸狗、搅屎棍。

    方铁柱其实也不是很看好渔苗,看到渔苗的收获自然惊讶。

    “海鳗、螃蟹分别什么价,活着的。”渔苗也不多话,直接问价格。

    “活的价钱自然高点,螃蟹给你十三文一斤,海鳗二十文钱一斤。”方铁犹豫下报出价格。

    “不会吧,海鳗才二十文钱?”渔苗惊讶,转头看向渔铜询问。

    渔铜也一脸难色,他没怎么卖过海鲜。

    “这价格已经很公道了,一般海鳗都是这个价,青蟹再好也只能这个价,我们也要担风险,不可能一点不赚你的。”方铁柱瞪眼,觉得渔苗有点不知好歹。

    渔苗思考了下:“行吧,秤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