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上看,这里是一个类似大V型大的断差,刚才遛过来的时候,鱼探上显示从东侧到西侧这一公里左右的位置都有小鱼群活动,如果运气好,我们在这里还是能蹲到大鱼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剁椒鱼头号现在的南面是一处小岛,北面是一处大岛。

    船下的位置估计是地壳变动形成的海沟,深度上看并不是太深,但是足以当各种鱼类的庇护所了。

    “来来来,下竿子了!”

    很快,按照刚才的配置,6根竿子又都依次放了下去。

    “我说有叔,这里不会再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挂了吧?”

    有哥的脑袋从驾驶室甲板探出来,对着底下说到。

    “放心吧,这里你只要不沉到底来回搜底,就挂不了!”

    趁着刚才行船的工夫,白朋又做了好几个空瓶浮漂给大伙儿使用。

    敖海源这轮也负责其中的一根钓竿。

    给竿稍上挨个挂好了铃铛,敖海源靠在中舱舱壁上打起了盹儿。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的时间,敖海源是在一阵清脆且急促的铃声中惊醒的!

    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那些被改造过的空瓶浮漂随波逐流,偶尔随着海浪起伏而微微晃动。

    因为阳光的反射,每一个空瓶都在海面上反射出晶莹剔透的光芒,毕竟这是钓者与深海之间微妙联系的桥梁,如果看不清楚不就崴泥了嘛!

    敖海源刚一睁开眼睛,就发现自己负责的这根竿子的空瓶浮漂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而空瓶周边则是一团紫色的雾气,紫的发红。

    铃铛的声音打破了船上的宁静,敖海源瞬间清醒过来,眼睛紧紧盯着那个不寻常的浮漂。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异样,纷纷围了过来,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期待。

    “这鱼有点儿劲啊!”敖海源低声说道,他的目光紧锁着那根线,手却稳稳地握住钓竿,做好了准备。此时,那条线似乎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缓缓下沉,原本浮在水面上的东方树叶也开始倾斜,最终完全没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涟漪扩散开来。

    “别急,慢慢遛。”敖海源一边提醒着自己,一边观察着局势的变化。他深知,这个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让大鱼自己消耗体力。他轻轻放线,给予大鱼足够的空间,让它以为可以轻易逃脱,同时也在悄悄地消耗它的力量。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船上的气氛愈发紧张。每个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水面下的斗争。每一次线的紧绷,每一次浮漂的隐现,都是大鱼与钓鱼人间无声较量的一部分。大鱼显然不愿意轻易就范,它在水下不断地挣扎、翻滚,试图甩掉身上的束缚。

    “好家伙,这条鱼力气不小呢!”有哥在一旁感叹道,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兴奋。他知道,越是这样的情况,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收获。

    白朋则默默地调整着其他几根钓竿的位置,确保它们不会相互干扰,同时也为可能出现的第二个战况做准备。

    敖海源的手臂肌肉紧绷,汗水从额头渗出,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他耐心地等待着机会的到来,直到感觉到大鱼的动作渐渐变得迟缓,才开始小心翼翼地收线。每收回一段线,他就停顿片刻,给大鱼喘息的时间,同时也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控制局面。

    终于,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搏斗之后,大鱼的力量明显减弱了。敖海源抓住这个时机,迅速而稳健地将线回收。当大鱼的身影逐渐出现在水面附近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