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点拨:伊澈伤心病倒皇帝宽慰/选妃在即/予期求鸣渊帮他入后宫(2/3)
思及此处,突然有种连自己的感情都无法自由把控的无力感,有种想要大哭的冲动,伊澈泪湿眼睫,埋首于他父皇怀中,哽咽道:“父皇,澈儿明白,澈儿真的明白……可是,澈儿真的好难受……”
“那就不必忍着,痛痛快快的哭出来。澈儿,你当明白,父皇永远都是你的依靠。在父皇面前,你可以不做太子,也不做储君,只做父皇心爱的孩儿,你可以尽情的对父皇宣泄你的委屈。”
都是过来人,伊凤之怎会不清楚爱子心中的苦楚,怎会不知那万人敬仰的帝位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牢笼,他们迂回、曲折、隐忍,不过是既不愿弃肩头的责任于不顾,又不愿被弃自身感情的无奈抉择。
看着在怀中竭力忍着哭泣声,呜咽抽泣的孩儿,他想起了那个曾经在父皇灵位面前茫然不知所措的自己,亦是眼眶湿润。唯一让他安慰的是,他的孩子不必再如当初的他一般孤立无援,当下只需顺势而为,做出点姿态来便好。他也相信,他那侄子再心高气傲,桀骜不驯,也终将驯顺在弟弟满腔的柔情之下。
所以,他不再劝说,只轻抚着柔软的发丝,低声道:“那选妃宴的事,便定下了,嗯?”
“嗯……澈儿全凭父皇安排……”哪怕心中仍百感交集,不是滋味,伊澈也并未丧失一位合格的储君该有的理智清醒,轻轻一点头,答应了。缓缓抬起头来,用微红湿润的杏眸看住同样有泪光闪烁的凤眼,他轻声问:“父皇当日,是怎么说服爹爹同意大婚的?”
抬手拂去眼角的一点泪意,伊凤之淡淡一笑,“你爹可不像你哥那般不明事理,父皇说服他并未耗费多少力气。自然了,那也是父皇手段高明,早把他驯服好了。要知道,你爹像你这般大的时候,也如你哥这般是匹烈马,父皇才不会纵着他,该恼便恼,该冷着便冷着,说不见就不见,把他收服得服服帖帖。更何况,他很清楚什么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父皇才说你哥空长了年纪,却还不如你懂事。”
明白当年之景绝不像他父皇说的这般轻松,但伊澈仍有被安慰到,不觉露出一抹浅笑,垂头小声道:“虽说澈儿的马术不怎么高明,但今后一定学起来……若有不懂的,还请父皇不吝赐教……”
看着那夹杂着一抹羞涩的清澈杏眼,伊凤之亦跟着笑了起来,“行啊,那父皇得空便多传授澈儿几招,保准叫你哥再也不敢跟你撒野,往后也只敢百依百顺,再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一番开解之下,伊澈已有了计较,心情纾解,在伊凤之亲手喂药后,不久便沉沉睡去。
而就在他按照太医嘱咐休养之际,宫里宫外却都因皇帝突然下令半月后举办为太子挑选伺候日常起居近侍的晚宴而忙碌了起来。尤其是那些才被遣返了女眷的王公贵族世家,更是忙着打听太子的喜好,忙着走门路通关系,忙得不可开交。
但就是这朝野上下一片忙碌的景象中,郦鸣渊倒是鲜少清醒理智之人,照旧每日进宫处理政事,偶尔到东宫陪伴还在养病的小外甥下下棋,喝喝茶。不过,就算他表现得置身事外,还是有人会找上他,譬如花予期。
郦鸣渊是在前往东宫的路上遇到花予期的,而花予期一见他便跪倒磕头,口中直呼“郦大人”,完全不顾可能被路过的宫人看到。
这般行为大有威逼胁迫之嫌,惹得郦鸣渊温润俊秀的面孔微微一沉,忙上前一步将花予期扶起,面带谦逊的微笑,朗声道:“花大公子当真是折煞鸣渊了,你我皆为国公府之后,便是职责有所不同,身份却是一样的,万万不可如此。”
面对郦鸣渊不动声色的责难,那花予期亦表现得格外谦卑,连连拱手道:“郦大人教训得是,是予期欠考虑了,还望大人见谅。”顿了顿,他又道:“予期今日这般乱了方寸,实是因为有事相求,万望大人看在昔日共事的情分上,帮一帮我们花家吧。”
虽说无论从前为太子傅还是后来的辅政大臣时,彼此都各有各的心思,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平和,但到底不曾撕破脸,又考虑到花予期就算如今落魄了,却还有悦国公府大公子的身份在,郦鸣渊自然不会在此时落井下石,依旧面色温和的扶着他,微微含笑道:“花大公子有什么话便直说吧,只要是鸣渊能帮得上的,一定帮忙。不过,此处人多眼杂,我们还是换个地方说话吧。”
“是,全凭郦大人安排。”任由郦鸣渊领着自己往前方不远处一间供洒扫宫人日常休息的抱厦走去,花予期心中百感交集,既有羡妒,亦有悔恨——
他们俩原本都是一样的,都是国公府之后,而后同为太子傅,再同时被皇帝拔擢为辅政大臣,他甚至还可以凭借着当皇后的姐姐在,压对方一筹。可时过境迁,他已沦落为随时可能人头不保的翰林院抄书人,受尽同僚的冷眼,郦鸣渊却仍高高在上,好好当着辅政大臣,只等太子登基便可顺理成章登上首辅之位。
不过,就算对郦鸣渊有再多的嫉妒,花予期也知道对方是自己当下唯一有可能帮他花家的人,一进入抱厦之后便立刻再次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头,“予期自知从前对郦大人多有冒犯之处,本无资格求大人帮我。只是除了大人之外,予期当真已是求告无门了,还望大人施以援手,解我花家困局。”
看着花予期那苍白憔悴的面孔以及殷切恳求的双眼,郦鸣渊不禁心生感慨——他本可以同自己一样,好好做辅政大臣,来日前途未可限量,却为日渐衰微的家世所累,步步算计,时时钻营,落到今日这般田地。轻轻叹了口气,再次将对方扶起,他诚恳道:“你我虽立场不同,但到底共事多时,我亦知你有许多无奈之处,若能帮,我一定帮。所以不必如此,请明言吧。”
“多谢……”冲郦鸣渊感激笑笑,花予期终于说出了今日所求之事:“听闻皇上已命人准备夜宴,遍邀世家子弟参加,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皇上允准修改婚嫁律法,为太子娶亲的先兆。予期虽年纪已大,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能成为太子近侍,入东宫伺候太子,还望郦大人向太子转达。”
似乎没料到花予期所求竟是为此,郦鸣渊不禁怔了怔,眼含难掩的复杂看住他,良久叹道:“便是悦国公府如今的境遇已大不如前,便是到你我这一辈便无爵可袭,但你到底是花家未来的家主,实在不必行此下策。你有的是治世之才,尽管现下被贬去了翰林院抄书,可你的才能皇上知道,太子也知道,等过了这一阵,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何须急在这一时?”
明白郦鸣渊这番话发自肺腑,花予期眼底泛起一抹凄凉,苦笑着摇了摇头,“郦大人错了,无论是予期还是花家,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就算有,花家也不敢要。予期行此举,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花家。因为只有予期进了宫,皇上才会相信花家与前朝再无任何瓜葛,才能真正放心……”
“你可真的想好了?一旦进宫,即便皇上与太子想要再启用你,也不可能了。”听着花予期说愿以己身换取皇帝重新信任花家,郦鸣渊知道他是真的无路可走方才做出如此抉择,不由得又是一声长叹。他原以为自己会因永远少了一个劲敌而开心,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世家子女,从来就身不由己,不仅女子如此,男子亦然。
“那就不必忍着,痛痛快快的哭出来。澈儿,你当明白,父皇永远都是你的依靠。在父皇面前,你可以不做太子,也不做储君,只做父皇心爱的孩儿,你可以尽情的对父皇宣泄你的委屈。”
都是过来人,伊凤之怎会不清楚爱子心中的苦楚,怎会不知那万人敬仰的帝位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牢笼,他们迂回、曲折、隐忍,不过是既不愿弃肩头的责任于不顾,又不愿被弃自身感情的无奈抉择。
看着在怀中竭力忍着哭泣声,呜咽抽泣的孩儿,他想起了那个曾经在父皇灵位面前茫然不知所措的自己,亦是眼眶湿润。唯一让他安慰的是,他的孩子不必再如当初的他一般孤立无援,当下只需顺势而为,做出点姿态来便好。他也相信,他那侄子再心高气傲,桀骜不驯,也终将驯顺在弟弟满腔的柔情之下。
所以,他不再劝说,只轻抚着柔软的发丝,低声道:“那选妃宴的事,便定下了,嗯?”
“嗯……澈儿全凭父皇安排……”哪怕心中仍百感交集,不是滋味,伊澈也并未丧失一位合格的储君该有的理智清醒,轻轻一点头,答应了。缓缓抬起头来,用微红湿润的杏眸看住同样有泪光闪烁的凤眼,他轻声问:“父皇当日,是怎么说服爹爹同意大婚的?”
抬手拂去眼角的一点泪意,伊凤之淡淡一笑,“你爹可不像你哥那般不明事理,父皇说服他并未耗费多少力气。自然了,那也是父皇手段高明,早把他驯服好了。要知道,你爹像你这般大的时候,也如你哥这般是匹烈马,父皇才不会纵着他,该恼便恼,该冷着便冷着,说不见就不见,把他收服得服服帖帖。更何况,他很清楚什么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因此,父皇才说你哥空长了年纪,却还不如你懂事。”
明白当年之景绝不像他父皇说的这般轻松,但伊澈仍有被安慰到,不觉露出一抹浅笑,垂头小声道:“虽说澈儿的马术不怎么高明,但今后一定学起来……若有不懂的,还请父皇不吝赐教……”
看着那夹杂着一抹羞涩的清澈杏眼,伊凤之亦跟着笑了起来,“行啊,那父皇得空便多传授澈儿几招,保准叫你哥再也不敢跟你撒野,往后也只敢百依百顺,再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一番开解之下,伊澈已有了计较,心情纾解,在伊凤之亲手喂药后,不久便沉沉睡去。
而就在他按照太医嘱咐休养之际,宫里宫外却都因皇帝突然下令半月后举办为太子挑选伺候日常起居近侍的晚宴而忙碌了起来。尤其是那些才被遣返了女眷的王公贵族世家,更是忙着打听太子的喜好,忙着走门路通关系,忙得不可开交。
但就是这朝野上下一片忙碌的景象中,郦鸣渊倒是鲜少清醒理智之人,照旧每日进宫处理政事,偶尔到东宫陪伴还在养病的小外甥下下棋,喝喝茶。不过,就算他表现得置身事外,还是有人会找上他,譬如花予期。
郦鸣渊是在前往东宫的路上遇到花予期的,而花予期一见他便跪倒磕头,口中直呼“郦大人”,完全不顾可能被路过的宫人看到。
这般行为大有威逼胁迫之嫌,惹得郦鸣渊温润俊秀的面孔微微一沉,忙上前一步将花予期扶起,面带谦逊的微笑,朗声道:“花大公子当真是折煞鸣渊了,你我皆为国公府之后,便是职责有所不同,身份却是一样的,万万不可如此。”
面对郦鸣渊不动声色的责难,那花予期亦表现得格外谦卑,连连拱手道:“郦大人教训得是,是予期欠考虑了,还望大人见谅。”顿了顿,他又道:“予期今日这般乱了方寸,实是因为有事相求,万望大人看在昔日共事的情分上,帮一帮我们花家吧。”
虽说无论从前为太子傅还是后来的辅政大臣时,彼此都各有各的心思,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平和,但到底不曾撕破脸,又考虑到花予期就算如今落魄了,却还有悦国公府大公子的身份在,郦鸣渊自然不会在此时落井下石,依旧面色温和的扶着他,微微含笑道:“花大公子有什么话便直说吧,只要是鸣渊能帮得上的,一定帮忙。不过,此处人多眼杂,我们还是换个地方说话吧。”
“是,全凭郦大人安排。”任由郦鸣渊领着自己往前方不远处一间供洒扫宫人日常休息的抱厦走去,花予期心中百感交集,既有羡妒,亦有悔恨——
他们俩原本都是一样的,都是国公府之后,而后同为太子傅,再同时被皇帝拔擢为辅政大臣,他甚至还可以凭借着当皇后的姐姐在,压对方一筹。可时过境迁,他已沦落为随时可能人头不保的翰林院抄书人,受尽同僚的冷眼,郦鸣渊却仍高高在上,好好当着辅政大臣,只等太子登基便可顺理成章登上首辅之位。
不过,就算对郦鸣渊有再多的嫉妒,花予期也知道对方是自己当下唯一有可能帮他花家的人,一进入抱厦之后便立刻再次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头,“予期自知从前对郦大人多有冒犯之处,本无资格求大人帮我。只是除了大人之外,予期当真已是求告无门了,还望大人施以援手,解我花家困局。”
看着花予期那苍白憔悴的面孔以及殷切恳求的双眼,郦鸣渊不禁心生感慨——他本可以同自己一样,好好做辅政大臣,来日前途未可限量,却为日渐衰微的家世所累,步步算计,时时钻营,落到今日这般田地。轻轻叹了口气,再次将对方扶起,他诚恳道:“你我虽立场不同,但到底共事多时,我亦知你有许多无奈之处,若能帮,我一定帮。所以不必如此,请明言吧。”
“多谢……”冲郦鸣渊感激笑笑,花予期终于说出了今日所求之事:“听闻皇上已命人准备夜宴,遍邀世家子弟参加,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皇上允准修改婚嫁律法,为太子娶亲的先兆。予期虽年纪已大,不敢有太多奢望,只求能成为太子近侍,入东宫伺候太子,还望郦大人向太子转达。”
似乎没料到花予期所求竟是为此,郦鸣渊不禁怔了怔,眼含难掩的复杂看住他,良久叹道:“便是悦国公府如今的境遇已大不如前,便是到你我这一辈便无爵可袭,但你到底是花家未来的家主,实在不必行此下策。你有的是治世之才,尽管现下被贬去了翰林院抄书,可你的才能皇上知道,太子也知道,等过了这一阵,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何须急在这一时?”
明白郦鸣渊这番话发自肺腑,花予期眼底泛起一抹凄凉,苦笑着摇了摇头,“郦大人错了,无论是予期还是花家,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就算有,花家也不敢要。予期行此举,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花家。因为只有予期进了宫,皇上才会相信花家与前朝再无任何瓜葛,才能真正放心……”
“你可真的想好了?一旦进宫,即便皇上与太子想要再启用你,也不可能了。”听着花予期说愿以己身换取皇帝重新信任花家,郦鸣渊知道他是真的无路可走方才做出如此抉择,不由得又是一声长叹。他原以为自己会因永远少了一个劲敌而开心,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世家子女,从来就身不由己,不仅女子如此,男子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