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蛮自始至终都没说话,也不看两个人嬉闹,反而稍稍侧身像平常人家的小孩一般,眼神却无意地看向景春熙的身后,偶尔还嚼一口空心饼,有着非同常人的警觉,但又不动声色。

    景逸果然没看错他。

    路过有一间粮食铺子,可惜晚上不营业。原本想趁着夜色看看鄂州城的粮食行情,没想到店铺都关了门。

    回到客栈,景春熙也没马上梳洗,而是坐在桌前,提笔给娘亲和弟弟写信,简单汇报了路上的情况和到达鄂州的消息,报个平安,肯定可以让他们放心不少。

    写字的时候,小蛮一直站在景春熙旁边看,小姐写得很仔细,落笔字迹工整的簪花小楷他看了都觉得舒服,只后悔自己读书太少,更打算回青山庄后还是抽空多去听夫子讲课。

    写完后,景春熙将信交给小蛮,吩咐他明日一早派人送去官邮。

    夜深人静,景春熙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隐隐传来的更鼓声,心中默默盘算着这接下来两天的安排。

    ……

    早餐是端到屋里吃的,看糖霜把碗筷收拾出去,阿七才敲门进来。

    “昨晚阿七派人出去打听过了,粮行一般都在菜市口,距离客栈不远就有一个菜市场,但是进出的路容易堵车坐马车反而麻烦,还得劳烦小姐和我步行过去。

    还有就是巳时和申时买菜的人最多,小姐看用不用避开这个时段?”

    景春熙沉吟片刻,说:“不用,我们不能光看粮价,人多的时候正好听听百姓的心声,没准有些信息就是从百姓口中来。”

    景春熙又看向阿七,他已经换掉了一路来方便骑马行动的装束,穿了一身普通的青灰色秋衣,跟昨晚看到的当地普通百姓无异,忍不住对他点了点头。

    称赞道:“七叔这身装扮倒是合适去买菜。”

    阿七挠挠头,呵呵笑:“长衫,短装大哥都叫我们备着,以备不时之需,今天刚好可以用上。”

    粮行是在一条短短的街,总共也就五六间粮食铺子,铺子也不单卖两室,门口大多都还会摆一些干货或酱菜。

    酱菜的品牌大多是六必居,还有一种叫玉堂酱菜,颜色有点黑,但味道很香。

    见得最多的就是用绳子吊起来、竹竿挂起来风干的武昌鱼,和晒海鱼的腥臭味不同,这里远远就可以闻得到花椒八角腌制出来的香味。

    但是吸引他们的不是这些,而是每间粮铺都排着长队的百姓。

    “鄂州也缺粮吗?”景春熙忍不住发出疑问。因为陶金的信里只说了九江郡和建安郡缺粮。一路来也没听说有其他地方缺粮的,可现在买粮的队伍怎么拍那么长,人那么多?多到有的人因为插队问题差点打架。

    春桃、糖霜早就有眼色地挎着菜篮子,分别排到了相邻两家粮铺门口的队伍里,看那样子没有两个时辰也轮不到她们购粮。

    阿七小声问:“要不要阿七也排排进去?”他手挎的篮子里,已经买了一把小青菜,看着也像是来赶早市的百姓。

    “不用了,我们分头在附近走走,看能不能探出点什么。”景春熙说完就走向了铺子对面。

    这是进入市场的一个通道,路比较宽敞,婆子媳妇们摆个临时小摊也没人驱赶,大多人面前摆的只有几把菜,应该都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拿出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