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也看的头疼。

    秦雷刚他们一个个被打的鼻青脸肿,连滚带爬的跑了,再不跑他们感觉能真的被打死。

    “还有没有王法了!”

    他们也明白,高阳打他们,他们还能闹,如果是外商打的话,他们还真的不敢说什么,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这年代外商地位太高了。

    高阳很想喊一句,老子就是王法,但不行。

    “高阳,这些人拿货怎么办?”

    书记来了。

    这拿货的事是他来负责的。

    “如果是真正的货郎入职,就按照之前的货郎待遇,不是货郎的,也可以入职成为临时工,如果想要转正成为正式工,需要50次不低于10元的商品交易额度,他们入职成为临时工的,只有两块钱额度,想要拿电子表的,需要先给10元钱,后续的20元等到他卖了货回来以后再补上,补上以后才可以继续拿货,没有钱的,只有两块钱额度,眼镜,袜子之类的小商品随便挑。”

    高阳也给这些不是货郎的老百姓们一次机会,但他们想要成为正式工,难度就要高很多了。

    就算是每日都能来回,商品额度达标,也需要接近两个月才能够成为正式工。

    这里面连乞丐都有,高阳给出两块钱的额度,最多让他们拿走一点小商品,这点小商品的成本,也就两毛钱三毛钱不错了。

    至于电子表,先交十元,电子表拿走不回来了,他也不算损失,毕竟成本很低。

    如果回来了,那就可以继续交钱拿货。

    书记懂了,犹豫一下道:“要不也筛选一下吧,你看看,老人,小孩,甚至是要饭的都有,给了他们也是很大的可能一去不回。”

    “一去不回就一去不回吧,回来,我就赚,不回来,这点损失也不算什么,而且也算是帮他们一次了,以后想要再来拿货是不可能了。

    港货成本很便宜,高阳决定要最快的速度把港货覆盖。

    想要快速覆盖,他需要在每一个省,乃至每一个市都要有一个供货点才行。

    “别说这些人了,就连我这个县长看了都有点眼红,拿一个表跑出去一趟,卖了以后转手就赚5块钱,一天两趟,就算一次就一个电子表,一个月都能赚300块。”

    王令都看了心动,哪有赚钱这么容易的。

    “不是这样的。”

    高阳笑着摇头道:“等到上江市的市场逐渐饱满,就要慢下来了,他们接下来需要坐着火车去各地卖货,效率自然也就要慢下来了,一开始的话赚钱确实是很快的。”

    第一批货郎,肯定会赚不少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