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

    接到命令,舰桥内响起了稀稀拉拉的应答声,就这还是看在敌人随时可能来袭的面子上。

    很显然,丑国船员们对所谓的接应并不抱什么期望。在他们的印象中,民国还是那个落后且没有自保之力的国家。

    靠他们接应?还不如相信自己是天蝗的亲戚呢。

    至于八路军?

    没听说过,民国的主力不是中央军吗?

    此情此景,一股无力感再次从钟云的心底升起。

    没办法,毕竟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时刻关注着亚洲战场,尤其是在自家宣传一把手是个反共人士的前提下。

    秉着对团队负责的理念,钟云拿着望远镜走出舰桥,开始观测友军的位置。

    此时四艘负责护航的驱逐舰以菱形展开,在相对宽阔的海域内,这种阵型能有效减少编队内船只螺旋桨转动对声纳造成的干扰。

    除此以外,每条驱逐舰只负责一个方位,还能大大减少单舰值更人员的压力。

    眼瞅着舰队即将穿越对马海峡,钟云果断回到舰桥下令道:

    “通知友军,咱们该变阵了。前面的海峡最窄处只有40公里,我可不想赌日本人全是瞎子,现在只有单纵才能保持隐蔽。”

    “发完信号,除了旗舰以外,所有舰船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并且实施灯火管制。”

    “咱们一鼓作气向前冲,争取在天亮前顺利抵达民国的领海。只要靠近鲁省,咱们就安全了。”

    一想到本子海军的凶残战绩,DD-450上的中高层们顿时收起了闹情绪的念头。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将自家舰长的命令用信号灯发送给友军。

    很快,整个舰队变成了以弗莱彻为先锋,三艘本森居中,两艘运输船垫底的单纵阵型。

    之所以让运输船在队尾,是因为护航编队要跟被保护者的航速航向一致。如果敌人突然来袭,驱逐舰可以快速展开反击阵型。

    眼瞅着自己的命令被下属贯彻,钟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带着望远镜再次走出舰桥,开始查漏补缺。

    “DD-421和DD-427的位置有些偏,发信号让他们向左调整10度。”

    “还有那两艘自由轮,他们太慢了。对马海峡足足有200多公里,以现在的速度根本无法在天亮前顺利通过。”

    “收到!”

    自人类发明船只这一工具,它最原始和最基础的能力便是运输。

    古往今来,运输船的款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在这些设计之中,有一型以其巨大的产量成为了二战盟军胜利的基石,她就是自由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