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命运就是很奇怪,易中海和棒梗这两个四合院的主角,居然能在离四九城几千里的地方重逢!

    棒梗这时的心情非常好,从小到大,他没少听他奶奶的念叨,说易中海还在大院时,她是怎么怎么的威风。

    而易中海的注意力却在棒梗的头发上,看着那一头卷毛,易中海觉得自己的心跳都不争气的加快了几分!

    陈年往事浮上心头,易中海想起老贾结婚的那天,贾张氏那时很年轻,并不是后来那种肥猪模样!

    易中海记得,那时他们还没搬进南锣鼓巷,他和老贾也是才到娄氏钢铁厂不久。

    两人很快成了要好的朋友,老贾结婚,自然是要请易中海喝喜酒的。

    他记的很清楚,那年刚成立了四九城国民政府,像他这样的工人日子还过得去。

    老贾那天晚上,众人喝得很尽兴,易中海嫉妒老贾比他先娶媳妇,一定要闹洞房。

    那时的贾张氏大家还是叫她张翠花,闹洞房的时候,给老贾代喝了好几杯酒,很快就醉了昏睡过去。

    亲朋都离开之后,就剩他易中海一直拉着老贾喝酒,最后老贾也醉了过去。

    是他易中海把这老贾扶上床,当他看到睡在床上的张翠花,忽然起了别样的心思,借着酒劲,做了本不该做的事。

    事毕,他的酒意也醒了一大半,于是他趁着老贾夫妻醉酒不醒,伪造了他们已经同房的痕迹,才悄悄的离开。

    原本他也怀孕过贾东旭是他的种,但是贾东旭的长相`既不像老贾,也不像他,而是随了贾张氏张翠花!

    后来,鬼子来了,因为他在街上来不及躲避,被鬼子兵伤了要害,郎中说虽然能用,但是不会结果。

    再后来,他和老贾差不多时间搬进了南锣鼓巷95号,他也娶了李翠兰,也一直没孩子。

    多少次,他多么希望贾东旭是他的儿子!不知道是否老天听见了他的心声,鬼子投降的那一年,老贾在厂里出事故走了。

    虽说娄氏钢铁厂赔了张翠花一笔钱,可要是没他易中海明里暗里的帮衬,老贾家早就被人吃了绝户。

    贾东旭成年后,顶岗进了轧钢厂,成了他易中海的徒弟,他也把贾东旭作为养老人,就像对儿子一般的尽心培养。

    还有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贾张氏张翠花,要不是看在当年的香火情上,哪会对她诸多容忍。

    现在看到棒梗那一头的卷毛,易中海认定,贾东旭应该是他的种,棒梗就是他亲孙子。

    这时,棒梗又叫了声:“易爷爷”,把易中海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

    易中海回过神,问棒梗:“你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家里现在情况怎么样?”

    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十多年没有四合院里的消息了,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这些年院里都发生了什么事!

    棒梗刚要回答,管教民警的哨子又吹响了,休息时间结束,该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