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识可以被欺骗的问题,

    如果不是因为这是最后一次直播,顾然本身是不想提的。

    因为这可能是人类所面临的的终极问题,

    哪怕是提出这个假设的顾然,

    也依旧没有答案。

    他很难准确的说出来个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欺骗意识,

    但他知道如果成功欺骗了意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因为……

    他成功过,且不止一次。

    ……

    前世,

    从他进入中科院之前,就已经是华夏科研界的一朵扬名已久的奇葩。

    而在中科院颠沛流离许多年之后,他也是成功的沦为了国内外物理学界远近闻名的大奇葩。

    但奇葩不是一个贬义词。

    按照院长的说法,这是对他最精确的描述。

    因为在前沿物理研究领域,认知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越往上,越来越聚焦,丢掉的东西就越多。

    当一个领域到达极致之后,和其他领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网上很多人喜欢说,其实教授院士这些人只是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厉害,其他领域也很差劲。

    这句话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没有错。

    比如核物理教授,无数年的教学和研究,足够让他在核物理领域达到人类最顶尖的认知水平。

    但在其他领域,可能也就只是一般科研水平。

    然而,当顾然在中科院完全是一个例外。

    他有着让所有院士傻眼的精力和认知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