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侄子有些不理解,祁同伟语重心长的道:“你哥这是在打基础,以他的能力将来最少也是正厅级的领导干部,将来若是成为掌管一市的市委书记,绝大多数企业老板想见他一面都得排队。

    相反你若是经商,你觉得自己能成为外星马那样的商人?再者说了,就是他那样的商人也就只是一个商人。

    在咱们国家,商人的地位永远也不能和官员相比。

    还有,经商之路充满变数,说不定哪天因为某些关键决策失误,或者触及了某些政策红线,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甚至有牢狱之灾。”

    他倒是没解释,大侄子最次能混个正厅是因为有自己的存在。

    一旁的祁华满脸狐疑,忍不住插嘴道:“大伯,那些顶级的商人不是能接触到比您还高的大人物吗?到了他们那个级别是不是地位就高了。”

    祁同伟轻轻摇了摇头,郑重的说道:“那些事情在新闻里看看、听听也就罢了,但绝对不能当真。

    别看如今商人的地位确实有所提升,但这种提升也是相当有限的。

    像那些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政府是绝对不会轻易放手让商人掌控的。

    对于商人而言,始终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天花板。

    一旦企业发展到某个特定阶段,必然会受到种种限制。

    就拿祁同虎来说,他入股的天成集团资产上千亿,你伯父我一旦出手,就会烟消云散。

    而且,你现在已经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如果选择从商这条路,恐怕很难取得太大的成就。

    除非你现在能够挖掘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兴行业,否则就算你再怎么拼搏努力,充其量也就是成为一个乡镇级别的小商人而已。

    想见一见县长都比登天还难,更别提跟市长那样的高官打交道了。

    所以啊,你可得慎重考虑自己未来的道路。”

    说完,他拍了拍祁华的肩膀,希望这番话能让侄子有所醒悟。

    “真是这样?”祁华有些不敢相信。

    “我还能骗你小子不成,我问你一句话,你给我说说富不过三代是什么意思?”祁同伟想了想后问道。

    “富不过三代就是说富人超不过三代就会没落。”说着还拿清朝盛怀宣的儿子和李鸿章的孙子举例。

    “你呀真是一叶障目,他俩穷困潦倒是咱们建国后,是在那个特殊年代。

    我和你的看法不同,真正富不过三代是三代以后他们就成为权贵了,但凡有钱的都会想办法将自己后人去从政。

    因为他们明白,掌握国家话语权的永远不可能是商人,只有从政才是家族的出路。”祁同伟耐心解释道。

    “可我实在是不想像我哥那样,处理邻里纠纷,实在是没意思。”祁华心思跳脱,让他处理那些事确实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