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从河内郡撤兵之后返回长安。还没有坐稳就让人把长李度和宣传部长周薪叫来。

      两人进来之后。何越对李度道:“总参谋长。有件事情要和你商议。周部长不用走。这事情跟你有些系。”

      李度问道:“秦王有什么事情要和属下商议?”

      “拓跋焘在叶括打破盛乐之后。急急回到平城。情报部已经上报长孙浩攻打盛乐的详细情况。

      拓跋焘对盛乐必然还会继续进攻。总参谋部有什么计划?”

      “总参谋部建议在北方继续加派兵力。无论如何也要守住盛乐。盛乐距离平城不过两百里。总司令已经调派王陌回北望城。他的骑步兵在长距离增援方面非常不错。”

      何越对李度道:“总是守城。盛乐迟早会被拓跋焘攻下。另外北方的柔然也是潜在的敌人之一。以一敌二。徒然损兵折将。我有个建议。你们总参谋部和宣传部考虑一下。”

      “什么建议?”

      何越道:“让拓跋焘迁都。”

      “这……”李度和周薪的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

      何越解释道:“我知道要让拓跋焘迁都那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这可以减轻盛乐城受到的压力。只要我们魏境内传播迁都的好处。平城的鲜卑贵族和汉人贵族们就会陷入争执之中。他们会为各自的利益争吵不休。只要这一招奏效。就能够让平城贵族们分裂成两派。让拓跋焘迁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我们只要小小地宣传一番。就能够打到让他们内的效果。目的就是让拓跋焘忙于灭火。”

      李度两眉一挑。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点头道:“秦王果然好计策。这事情我让总参谋部和宣传部配合试试看。如果拓跋焘真的迁都南下。那么要灭拓拔魏指日可待。就算跋焘顶住压力不迁都。也要安抚各个贵族。再派兵攻打盛乐可能会有心无力。再不济也可以给申浦叶括两人争取更多的时间加固城防。”

      “不错。周部长觉这办法可行吗'”

      周薪想了一下道:“应该不是难事。现在我们跟拓拔魏接壤。不管是从北方进入魏境还是从南方进入魏境。我们都有众多的通道。不过属下认为最好是从州青州进入魏境。如今州青州战事已毕。魏军没有太多的驻军。而且冀州等地汉人较多。也容易蒙混过关。”

      “好。你跟总参谋部的人商议好此事。立即执行。越快越好。”

      都在战事纷乱的时候层出不穷。尤其是北方胡族在南下中原之后因为战事的需要经常性地迁都。战胜为了攻取敌人更多的土地把国都迁往前线。便于指挥。或因为战败。国都难以守御。因此迁都避祸。再加上胡人本身就没有深刻的国都观念。因此迁都是极其寻常的事情。www.book56.com

      就是拓拔魏本身一开始建都云中。由于云中残破。之后又迁都盛乐。后来又迁都平城。拓跋|时。由北方柔然经常南下。有汉人贵族建议都邺城。由于鲜卑贵族和崔浩的反对。最后迁都邺城的事情不了了之。

      不过现在何越攻占盛乐。在盛乐驻留大军威胁平城。迁都的事情在何越宣传部的传播下再次被人提起。只是这次迁都不是要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邺城。而是迁到魏国的中心地带中山。

      先提出迁都之议的是汉人士族范阳卢氏。在一次早朝时卢例之正式向拓跋焘提出迁都的建议。

      这建议一提出来。几位鲜卑贵族立刻想到数年前拓跋嗣时的迁都之议。马上对此进行反驳。

      虽然卢例之之后再没有说话。不过迁都之议在平城开始沸沸扬扬起来。以范阳卢氏为代表的迁都派开始说各个掌握大权的文官武将。

      盛乐被何越占据跟柔然人不时南下。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情。何越驻军盛乐。平城就是前沿阵地。何越的军马动不动就能够到达平城进行攻城。这跟柔然人偶尔南下劫掠那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范阳卢氏的游说之下。不仅代表汉人贵族的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代郡穆氏纷纷响应。就连一些鲜卑贵族也表示支持。

      在何越长期驻留在盛乐。北方柔然又有可能南下的时候。恋栈旧土在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变的可有可无。再说平城西临盛乐。一个不好就有被攻破之险。所以在南方已经争取到不少利益的鲜卑贵族们跟汉人士族一样认为迁都中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