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的闹钟把我惊醒了,我懒洋洋地从床上爬了起来,看到外边亮堂堂的,听到了学生上早操的进行曲,眯着眼撅着嘴皱着眉头站在窗台前。我伸了伸懒腰,扭了扭屁股,只听见浑身上下的骨头咯嘣咯嘣地响,尤其是腰上的骨头,不但响还有点酸痛的感觉,弄的我用两只手使劲地掐使劲地揉使劲地用拳头敲。弄了一会,酸痛的腰不是那么的酸痛了,舒服了很多。这种舒服就好比那个脚气。有脚气的人晚上用一盆热水泡脚,刚开始一点点的水,而且水要很热最好是接近烫的程度,那时候把有脚气的脚放进水里,舒服的让人飘飘欲仙,嗷嗷爽叫,呻吟声嚎叫声烫痛声不绝于耳。那种痛快那种舒服是没有脚气的人没法想象的,那是种滋儿,滋的让你咬牙切齿,让你神魂颠倒,让你想入非非。
我没有过度地享受着扭腰带来的痛快,只是立马穿上了衣服,踏上了运动鞋,围绕湖跑了一圈。一圈下来,我浑身上下都是汗,滴滴地往下流,弄的本来酸痛的腰也不酸了,咯嘣咯嘣的响声也没有了。我看了看时间,快到了上早自习的时候了。今天正好有我的早自习辅导,我要到教室里面看班。我沿着泥泞的小路,掂着脚步慢跑到了学校,走进了班级里面。
班级里面没有多少读书声,大部分学生在嚷闹着在胡扯着在交头接耳在嘻嘻哈哈,乱的一塌糊涂。我走了进去,他们也没有在意,还是在那讲他们的,说他们的,干他们的,他们的眼里没有我,他们的眼里没有书,他们的眼里只有那谈不完的话题,那吹不完的牛逼。我气愤了,恼怒了,猛地敲了下门,顿时门发出嗡嗡的声音,把本来破旧不堪的门差点给振碎了。他们的头稍微地往门口方向看了看,瞅了瞅,然后又没心没肺地低下了头,只是没有在那么张扬地讲话,而是在底下窃窃私语,时不时地还抬头看看我。读书声还是那么小,读书的人还是那么的少,读书的气氛没人能感觉到。
我用黑板擦猛敲了下讲桌,啪嗒一下,黑板擦上的粉笔末跟讲桌上本来残留的粉笔末纠缠在一起,一道白色的粉尘扑面而来,弄的我措手不及在本来气愤地呼吸下狠吸了几口,呛得我喉咙丝丝发痒,沙沙难当。我的脸板了下来,他们看到了这一幕,没有再讲话,也没有再读书,只是安静地,诚惶诚恐地看着我。他们的脸不是那样的无邪,而是那么的可悲,那么的可叹。我的心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悲痛。大好年华来到学校不好好学习,反而大侃特侃,吹牛逼胡屌扯。我的嘴忍不住地张开了,我的脾气忍不住地爆发了,我的话忍不住地喷向了他们。
“你们一个个干嘛的,一大早地起床就是来到教室里面胡扯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不懂吗?早晨是好好读书的时候,要不然干脆让你们在宿舍里睡觉,还起什么床!今天我不想多说什么,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我希望大家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是养成坏的习惯。在早晨读书就是好习惯,胡扯就是坏习惯,交头接耳就是坏习惯,嘻嘻哈哈就是坏习惯。想学习好就必须改掉这些坏习惯,必须养成一些好习惯。你们到底想不想把习学好?”我看着他们,扫视着他们,他们的眼睛看着我,每当我跟他们的眼光相交他们就低着头回避。他们没人回答,没人举手,一个个趴在桌子上,班级静的能听到了呼吸。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欣慰了,毕竟他们还是有点底线的,至少他们是听老师的话的。
“好,你们已经养成了第一个好习惯,已经能把教室的读书环境保持的这么静。听听,现在你们每个人都已经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了。如果这是在晚自习绝对是好事,但现在是早自习,我不想你们静,我想让你们大声地读,有节奏地读。声音如果有了节奏就是音乐,也是一种静,是一种能让你心灵平静的静。学习就是这样,浮躁的人永远学不好,想学好必须保持心静。”说到这我没有再讲什么,我也不想再讲了,因为早自习本来时间就不长,多说了他们就没事干了,这大好的一早上也就浪费掉了,毕竟想让一群不知道学习的学生有学习的冲动是要循序渐进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行了,今天就跟大家讲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好习惯,一个是心静。自己去悟悟,生活本来需要的就是感悟。记住了吗?”只有几个同学嗯嗯了几声,大部分同学还是没有回答。
“好习惯来自点点滴滴,都大声地说‘记住了’。”我大声地说道。
这次他们很听话都异口同声地说“记住了”。我说,好,大家现在开始读书。他们有的从摆在桌上厚厚的书里抽出了一本,有的从抽屉里面扭来扭去地拿出一本,有的从别的同学那里拽了一本。看到他们这样我是又生气又好笑,我看到的不是一群不知学习的学生,而是一群可以教化的学生。老师要的是引导,我必须引导他们走上正轨。无论他们以前的成绩有多么的差,他们的素质有多么的低,只要是跟我上,我就有责任带好,因为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学习的学生。不学习就让他学习,这句话说的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有时候难到改变不了,就好比让狗不去吃屎一样。
我在教室里面逛着,沿着那两条走廊走着看着听着。他们的课桌摆放的歪扭七八,没有哪两个桌子是在一条线上的。他们的凳子被狠狠地坐在屁股底下,跟课桌的高度有的还不搭,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但就是这种不搭他们还能坐的舒舒服服,大胆的学生还翘起了二郎腿,没有一个同学正襟危坐。他们的读书声就像泻了气的气球虎头蛇尾的,最后就悄无声息了。我顿时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已使我耳不忍闻了”。我的心思腾飞了,早已不在了班级。
那一片碧蓝的天空下,有一群牧羊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边赶着羊群边唱着牧歌。没有人吵闹,没有人乱叫,一片祥和一缕清朗。他们把羊群赶到了一片茂密的草地中间,用绳把他们拴在栓子上。从自己的背包里面拿起了书本,跑到了不远处的空地上,围着一个大圆圈,坐了下来。他们刚开始都翻到了同一页,一起朗朗地读了起来。那清脆的声音如同天籁,余音袅袅。他们的脸是那么的单纯,他们的眼是那么的专注,没人去在意别的东西只是看着自己的书本。大约有十分钟后,他们不再朗读,而是背诵。跟做游戏一样,他们选了一个人先来背,背完了再由下一个人背,就这样一圈下来了,他们大都被的很不错,没有错别字,没有不清楚的咬字。他们的声音跟羊群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我分不清这是梦境还是现实,让我不知道是羡慕还是惭愧。我眼睛巴巴地看着他们,多么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像他们一样。那样的话我会少了很多头痛,少了很多操心。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他们,腾云驾雾般地返回了学校,返回到了教室。
看了看那脏兮兮的天花板,那生了锈的电扇,看了看那写的不知什么字的黑板报,看了看黑板报左右空荡荡却又污七八糟的白墙,我知道我已经来到了现实,我已经告别了草原。梦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才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我知道这是一群很需要教化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还是卫生,还是其他。我想把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不是一群废物。我的努力,我的操心还有很多,这是未竟的事业,也是体现我价值的所在,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我的心不再悲痛,我的脸露出了笑容。他们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搞不懂我了。
下课铃还没响呢,他们已经蠢蠢欲动,已经做好了狂奔的准备,已经拿好了筷子,抽出来凳子,半开了前后门。我知道只要铃声一响,他们就会像脱了缰的野驴驴不停蹄地奔向那个一闻就恶心的食堂。
我没有过度地享受着扭腰带来的痛快,只是立马穿上了衣服,踏上了运动鞋,围绕湖跑了一圈。一圈下来,我浑身上下都是汗,滴滴地往下流,弄的本来酸痛的腰也不酸了,咯嘣咯嘣的响声也没有了。我看了看时间,快到了上早自习的时候了。今天正好有我的早自习辅导,我要到教室里面看班。我沿着泥泞的小路,掂着脚步慢跑到了学校,走进了班级里面。
班级里面没有多少读书声,大部分学生在嚷闹着在胡扯着在交头接耳在嘻嘻哈哈,乱的一塌糊涂。我走了进去,他们也没有在意,还是在那讲他们的,说他们的,干他们的,他们的眼里没有我,他们的眼里没有书,他们的眼里只有那谈不完的话题,那吹不完的牛逼。我气愤了,恼怒了,猛地敲了下门,顿时门发出嗡嗡的声音,把本来破旧不堪的门差点给振碎了。他们的头稍微地往门口方向看了看,瞅了瞅,然后又没心没肺地低下了头,只是没有在那么张扬地讲话,而是在底下窃窃私语,时不时地还抬头看看我。读书声还是那么小,读书的人还是那么的少,读书的气氛没人能感觉到。
我用黑板擦猛敲了下讲桌,啪嗒一下,黑板擦上的粉笔末跟讲桌上本来残留的粉笔末纠缠在一起,一道白色的粉尘扑面而来,弄的我措手不及在本来气愤地呼吸下狠吸了几口,呛得我喉咙丝丝发痒,沙沙难当。我的脸板了下来,他们看到了这一幕,没有再讲话,也没有再读书,只是安静地,诚惶诚恐地看着我。他们的脸不是那样的无邪,而是那么的可悲,那么的可叹。我的心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悲痛。大好年华来到学校不好好学习,反而大侃特侃,吹牛逼胡屌扯。我的嘴忍不住地张开了,我的脾气忍不住地爆发了,我的话忍不住地喷向了他们。
“你们一个个干嘛的,一大早地起床就是来到教室里面胡扯的?一日之计在于晨,不懂吗?早晨是好好读书的时候,要不然干脆让你们在宿舍里睡觉,还起什么床!今天我不想多说什么,习惯是慢慢养成的,我希望大家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是养成坏的习惯。在早晨读书就是好习惯,胡扯就是坏习惯,交头接耳就是坏习惯,嘻嘻哈哈就是坏习惯。想学习好就必须改掉这些坏习惯,必须养成一些好习惯。你们到底想不想把习学好?”我看着他们,扫视着他们,他们的眼睛看着我,每当我跟他们的眼光相交他们就低着头回避。他们没人回答,没人举手,一个个趴在桌子上,班级静的能听到了呼吸。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欣慰了,毕竟他们还是有点底线的,至少他们是听老师的话的。
“好,你们已经养成了第一个好习惯,已经能把教室的读书环境保持的这么静。听听,现在你们每个人都已经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了。如果这是在晚自习绝对是好事,但现在是早自习,我不想你们静,我想让你们大声地读,有节奏地读。声音如果有了节奏就是音乐,也是一种静,是一种能让你心灵平静的静。学习就是这样,浮躁的人永远学不好,想学好必须保持心静。”说到这我没有再讲什么,我也不想再讲了,因为早自习本来时间就不长,多说了他们就没事干了,这大好的一早上也就浪费掉了,毕竟想让一群不知道学习的学生有学习的冲动是要循序渐进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行了,今天就跟大家讲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好习惯,一个是心静。自己去悟悟,生活本来需要的就是感悟。记住了吗?”只有几个同学嗯嗯了几声,大部分同学还是没有回答。
“好习惯来自点点滴滴,都大声地说‘记住了’。”我大声地说道。
这次他们很听话都异口同声地说“记住了”。我说,好,大家现在开始读书。他们有的从摆在桌上厚厚的书里抽出了一本,有的从抽屉里面扭来扭去地拿出一本,有的从别的同学那里拽了一本。看到他们这样我是又生气又好笑,我看到的不是一群不知学习的学生,而是一群可以教化的学生。老师要的是引导,我必须引导他们走上正轨。无论他们以前的成绩有多么的差,他们的素质有多么的低,只要是跟我上,我就有责任带好,因为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学习的学生。不学习就让他学习,这句话说的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有时候难到改变不了,就好比让狗不去吃屎一样。
我在教室里面逛着,沿着那两条走廊走着看着听着。他们的课桌摆放的歪扭七八,没有哪两个桌子是在一条线上的。他们的凳子被狠狠地坐在屁股底下,跟课桌的高度有的还不搭,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但就是这种不搭他们还能坐的舒舒服服,大胆的学生还翘起了二郎腿,没有一个同学正襟危坐。他们的读书声就像泻了气的气球虎头蛇尾的,最后就悄无声息了。我顿时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已使我耳不忍闻了”。我的心思腾飞了,早已不在了班级。
那一片碧蓝的天空下,有一群牧羊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边赶着羊群边唱着牧歌。没有人吵闹,没有人乱叫,一片祥和一缕清朗。他们把羊群赶到了一片茂密的草地中间,用绳把他们拴在栓子上。从自己的背包里面拿起了书本,跑到了不远处的空地上,围着一个大圆圈,坐了下来。他们刚开始都翻到了同一页,一起朗朗地读了起来。那清脆的声音如同天籁,余音袅袅。他们的脸是那么的单纯,他们的眼是那么的专注,没人去在意别的东西只是看着自己的书本。大约有十分钟后,他们不再朗读,而是背诵。跟做游戏一样,他们选了一个人先来背,背完了再由下一个人背,就这样一圈下来了,他们大都被的很不错,没有错别字,没有不清楚的咬字。他们的声音跟羊群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我分不清这是梦境还是现实,让我不知道是羡慕还是惭愧。我眼睛巴巴地看着他们,多么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像他们一样。那样的话我会少了很多头痛,少了很多操心。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他们,腾云驾雾般地返回了学校,返回到了教室。
看了看那脏兮兮的天花板,那生了锈的电扇,看了看那写的不知什么字的黑板报,看了看黑板报左右空荡荡却又污七八糟的白墙,我知道我已经来到了现实,我已经告别了草原。梦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才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我知道这是一群很需要教化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还是卫生,还是其他。我想把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不是一群废物。我的努力,我的操心还有很多,这是未竟的事业,也是体现我价值的所在,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我的心不再悲痛,我的脸露出了笑容。他们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搞不懂我了。
下课铃还没响呢,他们已经蠢蠢欲动,已经做好了狂奔的准备,已经拿好了筷子,抽出来凳子,半开了前后门。我知道只要铃声一响,他们就会像脱了缰的野驴驴不停蹄地奔向那个一闻就恶心的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