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心口不一(2/3)
李素梅没要,让给女儿吃,“小雅,你吃吧,给我倒一杯温开水。”
“阿姨,听您说话口音,有些像北方人。”
江谨为在部队里接触了很多北方战友,她说话口音腔调跟他们说话很像。
李素梅闻言浅笑,“我算是北方人,在海边港口城市青港出生,在那边生活了七年,后面随长辈搬去了庐阳,成年后才离开庐阳来南方。”
林君雅给他们各冲了杯热牛奶,先端给江谨为,“我们家初次买奶粉,第一杯当答谢礼。”
“牛奶给阿姨,我喝白开水就好。”江谨为推回给她。
“我给妈妈泡了,你喝。”
林君雅送到他手里,转身端着另一杯给妈妈喝,“妈,医生说这奶粉有营养,以后您早晚各喝一杯。”
“小雅,你先喝些。”李素梅任何好东西都先紧着女儿。
“妈,我吃饼就好了。”
林君雅没要,将搪瓷杯塞到她手里,找江谨为说话:“江同志,你当兵所在的部队也是在北方吗?”
“不是,我在省城部队,部队里有很多战友来自北方。”
“哦,我们这里到省城有多远?”
林君雅从出生到现在都没离开过东源县,关于国内其他大城市的各种介绍,她只在书上阅读接触过,根本不知道具体的路程。
“三百多公里,县城坐班车到市里要两个小时,市里再转火车去省城,得坐五六个小时。”江谨为平时话不多,但回答她时挺耐心的。
林君雅没见过火车,只在书上看过黑白照片,又转头问长辈:“妈,我们这里到庐阳和青港有多远?”
“很远。”
李素梅将近二十年前来到南方的,脑海陷入了回忆,嘴上说着:“市里到庐阳有一千公里,庐阳到青港有将近七百公里,我二十年前坐火车过来时,那时候坐的是很慢很慢的火车,坐了四五天才到市里,下车时人都像丢了半条命。”
“阿姨,您那时候来这边,是家里有亲戚在这吗?”江谨为不着痕迹问了句。
“不是亲戚,是我母亲生前的挚友。”
李素梅刚过来时没找到长辈家住处,后面跟林三辉结婚后曾去市里找过,倒是找到了住址,只不过全家搬去了省城,查不到他们家的新地址,后面就放弃去寻找了。
李素梅没多说详细的,岔开话题:“小江,你多大年纪了?结婚成家了没有?”
“23岁,还没结婚。”江谨为回答。
“23?”
“阿姨,听您说话口音,有些像北方人。”
江谨为在部队里接触了很多北方战友,她说话口音腔调跟他们说话很像。
李素梅闻言浅笑,“我算是北方人,在海边港口城市青港出生,在那边生活了七年,后面随长辈搬去了庐阳,成年后才离开庐阳来南方。”
林君雅给他们各冲了杯热牛奶,先端给江谨为,“我们家初次买奶粉,第一杯当答谢礼。”
“牛奶给阿姨,我喝白开水就好。”江谨为推回给她。
“我给妈妈泡了,你喝。”
林君雅送到他手里,转身端着另一杯给妈妈喝,“妈,医生说这奶粉有营养,以后您早晚各喝一杯。”
“小雅,你先喝些。”李素梅任何好东西都先紧着女儿。
“妈,我吃饼就好了。”
林君雅没要,将搪瓷杯塞到她手里,找江谨为说话:“江同志,你当兵所在的部队也是在北方吗?”
“不是,我在省城部队,部队里有很多战友来自北方。”
“哦,我们这里到省城有多远?”
林君雅从出生到现在都没离开过东源县,关于国内其他大城市的各种介绍,她只在书上阅读接触过,根本不知道具体的路程。
“三百多公里,县城坐班车到市里要两个小时,市里再转火车去省城,得坐五六个小时。”江谨为平时话不多,但回答她时挺耐心的。
林君雅没见过火车,只在书上看过黑白照片,又转头问长辈:“妈,我们这里到庐阳和青港有多远?”
“很远。”
李素梅将近二十年前来到南方的,脑海陷入了回忆,嘴上说着:“市里到庐阳有一千公里,庐阳到青港有将近七百公里,我二十年前坐火车过来时,那时候坐的是很慢很慢的火车,坐了四五天才到市里,下车时人都像丢了半条命。”
“阿姨,您那时候来这边,是家里有亲戚在这吗?”江谨为不着痕迹问了句。
“不是亲戚,是我母亲生前的挚友。”
李素梅刚过来时没找到长辈家住处,后面跟林三辉结婚后曾去市里找过,倒是找到了住址,只不过全家搬去了省城,查不到他们家的新地址,后面就放弃去寻找了。
李素梅没多说详细的,岔开话题:“小江,你多大年纪了?结婚成家了没有?”
“23岁,还没结婚。”江谨为回答。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