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沙滩裤的太史慈一脸的诧异,这群人来做什么的?领头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公子哥,却在大热天里摇只把鸟毛扇子,难道蒲扇不更好么?身后众人皆是身高体壮的大汉,有几个明显长着“我是坏人”的一张脸。

    “在下洛阳张锋,见过太史壮士。”张锋双手抱扇,深深一礼。

    “不敢当,黄县野人太史慈,见过张壮士。”太史慈手忙脚乱的把那只碗放在磨盘上,当的一声,跳起一层浅浅的灰。

    这草屋门一开,一股浑重的药味飘了出来,张锋身后众人都是一皱眉。

    张锋脸上没一丝变化,叫太史慈起了一点好感。

    “家中老母病重,终年药石不离身,叫贵客见笑了。”太史慈不好意思的把那扇风一吹便会倒的柴扉拉开,请众人进来。

    便宜客,便宜话。张锋在心里说道。

    “不妨事,某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邀太史壮士出仕。至于令堂之病,壮士休要担心,某治下濮阳有神医张机,任何寻常大夫难医之症,到他手上包管药到病除。”张锋不要钱的大吹法螺。

    太史慈也一惊:“将军莫非向日破董卓之疯将军、小温候?”

    张锋暗道,这么快就传到这里来了?笑眯眯的回答:“然。”

    “未料将军如此年轻!曹公为大义独力追董贼,海内咸服,慈本不该推却,只是老母病躯恐受不得一路颠簸……”

    “如此……锋也略通医术,可否容锋一观令堂之症?”

    “原来将军还通歧黄之术!小小年纪文武双全!快快请入内!”太史慈喜笑颜开的把张锋请进屋里,留下黄忠一干人在院里连个坐都没有的地方站着发呆。

    孙观不满的哼一声:“也是个拍马溜须的货!”

    屋里又不通风,光线也暗,在外面站了半天的张锋好容易才适应室内的光亮度,一间屋里就只一个草榻,一个土灶,一个瓦罐,估计是熬药用的。

    太史慈扑到榻前:“母亲,这位是曹孟德曹公麾下大将张锋!如今濮阳神医张机也是曹公之人,这回母亲之病有治了。”

    榻上那人微微动得一下,开口欲言,却哇的一口血喷了出来,喷得太史慈一脸,他却擦都不擦一下。

    “母亲,母亲!”太史慈这汉子果真孝顺的紧,回头跟张锋说话时已经是两眼含泪:“求将军救治!”

    “子义莫慌,有某在此,须保了令堂性命。”张锋半跪在太史之母榻前,用从张机那里学来的一点皮毛装模作样的诊了一下脉,然后问道。

    “令堂之病发于何时,是否表象为咳喘,痰中带血丝?用何种药?”

    “正是,此病发于两年前,当时母亲经夜难眠,先是痰中带血,后来光是浓血了。那药,先用黄巾道人所布之符水,谁知愈重;后来有大夫开了一付方子,名曰:五石散。当日母亲吃了就可安睡了,但咯血之症却不见好,眼前母亲之症一日重更重一日……且这五石散极贵,要不是北海太守孔大人常常赠金施粥,恐某二人难至今日也。”太史慈居然呜咽了起来。

    五石散?张锋略有所闻,就是所谓的方士炼丹后剩下的一些结晶状物体,有点象现在的迷幻剂。而那符水更不用说了,就是香灰泡在水里,有些乡下地方用这治畜生的病。太史之母的病跟黄叙的一模一样,现在拖了这么久已经是奇迹了。

    “大丈夫可……流血,焉可流泪。我儿……切莫作此小儿女之态,叫将……军见笑了。”太史慈之母咳完撕心裂肺的那一阵,断断续续的说完这一句话,已经是气若游丝。

    “子义听我一言,万不可忘,这五石散对身体几无益处,切不可再服。锋这便令人去购些猪肺,雪梨,也许令堂之症可痊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