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派的意见正好相左,认为不应该更改国号,唐正泉是这一派的领军人物。

    当听说晨浩天打算变更国号后,唐正泉不顾身体尚未痊愈,强撑着赶来参加朝会。

    老丞相在朝堂上激扬发言,从三个方面,直陈更改国号的弊端。

    一是,长期看,更改国号利大于弊,但短期看,则是弊大于利。待大局平定、国家统一后,为有别于前朝,变更国号无可非议,这是长期要做的事情,但现在做为时尚早。

    国家目前处于分裂的状态,北人中多有心向天泽之士,更改国号,会将他们的归属感推向南方,这就是短期之弊。

    二是,新朝与旧朝正值彼此相争的关键时刻,双方很快就会全面交锋。如果继续坚持旧国号,看似在道义上容易被南方抓住把柄,但实则不然。

    南北天泽的道义之争,无非是打一打谁是正统的嘴仗,他们能做文章,我们也可以做,对局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实际上,晨浩天与牧津云的争锋,也可以理解为家事。若是变更了国号,家事变成了国事,家仇变成了国仇,这个国是从人家那里分裂出来的,反而会在道义上矮了一分。

    三是,天泽国与天嵬国、天遂国,签订了盟约,约定彼此互不侵犯、同气连枝,共同抵御天元国的威胁。

    如果更改了国号,那两个国家是否还能遵守盟约,能不能承认我们的新身份,会不会与我们重新盟誓,这都是说不准的。

    要知道,天嵬国的大军就驻扎在边界附近,若是以助盟友平叛的名义出兵相助牧津云,我们南北受攻又当如何对之?

    其实,唐正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并没有说出口。

    这个理由就是,在一个天泽国的前提下,这场争锋,其实就是叔侄间的王位之争。

    说简单点,就是叔侄俩为了争夺王位,反目成仇打起来了。

    对于两边的文武而言,谁都没有叛国的罪行,彼此不分忠奸,只是立场不同,隶属于两个不同的主子罢了。

    以后不管谁得势,大家还可以继续吃天泽的饭。

    他也是存着一份好心,想为同僚们留下一条后路。

    可惜这帮蠢蛋,一堆糊涂虫,还在那手舞足蹈,口沫横飞,支持晨浩天变更国号。

    要知道,更改国号后,对于所有人而言,就等于叛出了天泽国,那就只有取胜一条路可走了。

    一旦被那边得了大势,嘿嘿,自古对于反叛国家者,有几个君王是心胸宽广的。

    这叛人罪可恕,叛国罪难逃啊,大家修行不易,何必不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呢。

    当然了,这个理由十分的忤逆,唐正泉是不能说的,更是不敢说的。

    甚至唐正泉怀疑,大王此时想更改国号,就是想把满朝文武都紧紧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国号变更后,大家除了至死追随晨浩天之外,再无下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