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明府君来拜见。”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别称,武怀玉回龙桥,三原县令也是闻讯立马赶来拜见。

    “快请。”

    现任三原县令是熟人,还曾是马周的伯乐,当年马周落魄之时,赵仁本却是慧相识君,特给了他一笔盘缠,助他入京求仕。

    “拜见相公。”

    “张公别客气,快坐。”

    怀玉上前挽起他手,很亲热的拉他进客厅,

    亲自给他倒茶,“这也是今年新茶,顾诸紫笋,味道不错,”

    赵仁本是来拜谢怀玉的,他先前在御史台为从七品殿中侍御史,武怀玉兼御史台治书侍御史时,很赏识重用他和张行成两人,还让他管殿院,等武怀玉拜相后,还特意举荐提拔他为吏部员外郎。

    吏部员外郎是从六品,却也是升五品前最重要的一道关。

    五品服绯号为通贵,踏入五品也就不再为吏部选官,是宰相任命了。省台重要官员都是五品,如中书舍人、给事中、谏议大夫、郎中、中丞,也皆因这些五品职都是要职,

    所以惯例要升中央五品,必须先任六品清官。

    六品清官中,除东宫僚属外,其实仅有七种,诸司员外郎、侍御史、起居郎、太学博士、国子助教、秘书佐郎和著作郎。

    其中起居郎、太学博士、国子助教、秘书郎、秘书佐郎都带有学术性质,非一般行政人员所能胜任,而且员额不多,唯有员外郎和侍御史属于一般行政性质。

    侍御史只得四员,员外郎则员额最多,六部二十四司,每员一二人,因此,郎官成为低级别官员向高级别官员上进的一种重要途径。

    武怀玉第一次拜相时,帮了赵仁本一次,让他成为吏部员外郎。而他北伐归来,又帮了他一把,提拔他为三原县令。

    员外郎从六品,一般也有直接升郎中或侍御史的,但更多也是要在二十四平行调动,或是到边州、畿县。

    尤其是近年朝廷渐有条不成文新规,不历州县不拟台省,想要走的更远,地方任官经历必不可少。

    本来赵仁本一届吏部员外郎干满,得停选。

    等一年就叫做“停一选”,而停选的时间也是从一年到十二年不等,这还要根据官阶的高低以及功勋的大小进行评价。

    赵仁本这员外郎还没干满四年,不过考核很好,正好三原县令出缺,武怀玉举荐赵仁本升调三原县令。

    三原县令是畿县令,正六品上,员外郎升调三原县令,既不用停选,还能升迁,有了畿县地方经历,那么下次冲击五品,都更有机会,不论是升郎中还是中书舍人,都很有机会。

    赵仁本三年时间,从殿中侍御史到吏部员外郎,再到如今三原县令,可以说是弯道超车走捷径了的,

    他是走的武怀玉的路,官场上也是理所当然的把他视为武怀玉的门生旧部了,这个标签打上,轻易是换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