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魏征的新法(3/4)
甚至是被隋朝武力过江攻灭的南陈,其实也没经历北方一样的均田,因为南方的地基本都是私田,没有什么公田,均田难以进行。
后来隋朝在南方搞貌阅、量地,还引发江南大叛乱。
萧瑀是是个大地主,名下的田地,并不比武德朝宰相裴寂少多少。
虽说萧瑀的地主要是在荆襄江淮一带,可确实是妥妥的大地主。
按魏征说的,他现在顶多能占地四十顷,但萧瑀实际上田产,百倍于此,他当然不乐意。
其实看萧瑀平时总跟皇帝提分封这事,就知道萧瑀的立场,他就喜欢分封、世家那一套的。
今天站在这殿上,跟皇帝廷议的宰相大臣,除了魏征,谁家都是超额了的。
就连那位没在朝堂上的武相公,这几年那也是到处圈田占地买买买,虽说大量的地都是在陇右、朔方、幽燕边疆,但数量确实也非常惊人了,现在也有几千顷地,
宰相都个个严重超占,其它人可想而知,都是一样的。
魏征早有准备而来。
在中枢数年,魏征这宰相也不是白当的,已经不是早年纯粹靠嘴炮喷人那套了。
“陛下,臣思虑许久,拟了一个办法,”说着他推出一本奏疏,是他的限田政策。
内侍替他转呈皇帝,
李世民翻看,越看越惊讶,不得不说魏征挺胆大,武怀玉搞两税新法,都是小心翼翼,一再讲事缓则圆,
而魏征却有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势头。
他的限田政策分成几部份,首先还是重申田额,上到亲王,下到庶民,各有相应田额,最高的亲王限田一万亩,最低的庶民百亩。
按等级限田,不得超占。
当然,现在情况是都超占了,那怎么办?
魏征的办法是已经超了的,也不用清退收回等,但是不能白超,而是把按身份和其田额,把超占地划等加征税赋,他拟九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田额以内的,就是一等,是正常赋税标准。
超过一定额度,则升一等,税率提升,最高九等。
比如一等的上田每亩,地税是四升,而升一等,也就是按其本来拥田额,超过但在一倍以内的,升一等,地税加一升,变成每亩五升地税,其义仓粮、地丁、火耗等自然相应增加。
以国公、二品职官为例,本来田额四千亩,在田额以内,上田地税一亩四升,超过四千亩,不到八千亩的,则升一档,按每亩地税五升算。
而超过八千,不到一万二千亩的,升为第三档,按每亩地税六升征收。
一直往上,最高九等,三万六千亩为限,其每亩地税,也从四升,升到一斗三升。
后来隋朝在南方搞貌阅、量地,还引发江南大叛乱。
萧瑀是是个大地主,名下的田地,并不比武德朝宰相裴寂少多少。
虽说萧瑀的地主要是在荆襄江淮一带,可确实是妥妥的大地主。
按魏征说的,他现在顶多能占地四十顷,但萧瑀实际上田产,百倍于此,他当然不乐意。
其实看萧瑀平时总跟皇帝提分封这事,就知道萧瑀的立场,他就喜欢分封、世家那一套的。
今天站在这殿上,跟皇帝廷议的宰相大臣,除了魏征,谁家都是超额了的。
就连那位没在朝堂上的武相公,这几年那也是到处圈田占地买买买,虽说大量的地都是在陇右、朔方、幽燕边疆,但数量确实也非常惊人了,现在也有几千顷地,
宰相都个个严重超占,其它人可想而知,都是一样的。
魏征早有准备而来。
在中枢数年,魏征这宰相也不是白当的,已经不是早年纯粹靠嘴炮喷人那套了。
“陛下,臣思虑许久,拟了一个办法,”说着他推出一本奏疏,是他的限田政策。
内侍替他转呈皇帝,
李世民翻看,越看越惊讶,不得不说魏征挺胆大,武怀玉搞两税新法,都是小心翼翼,一再讲事缓则圆,
而魏征却有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势头。
他的限田政策分成几部份,首先还是重申田额,上到亲王,下到庶民,各有相应田额,最高的亲王限田一万亩,最低的庶民百亩。
按等级限田,不得超占。
当然,现在情况是都超占了,那怎么办?
魏征的办法是已经超了的,也不用清退收回等,但是不能白超,而是把按身份和其田额,把超占地划等加征税赋,他拟九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田额以内的,就是一等,是正常赋税标准。
超过一定额度,则升一等,税率提升,最高九等。
比如一等的上田每亩,地税是四升,而升一等,也就是按其本来拥田额,超过但在一倍以内的,升一等,地税加一升,变成每亩五升地税,其义仓粮、地丁、火耗等自然相应增加。
以国公、二品职官为例,本来田额四千亩,在田额以内,上田地税一亩四升,超过四千亩,不到八千亩的,则升一档,按每亩地税五升算。
而超过八千,不到一万二千亩的,升为第三档,按每亩地税六升征收。
一直往上,最高九等,三万六千亩为限,其每亩地税,也从四升,升到一斗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