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目光扫过大臣们,

    苏烈和杨师道先后被皇帝问话,

    然后三法司也被询问此案,

    诚如李弘节所说,其实这个案子基本事实清晰,证据充足,并不是栽脏陷害,史思明罪责难逃,侯君集也扯不脱关系。

    史思明本依附裴寂,后转投于他,双方间利益往来极繁,当然这些本来对侯君集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事。

    可最重要的是,此案牵扯出一桩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查获的甲械,是史思明从侯君集这里弄到的。

    数量不多,但有铠甲有弓弩等这种严禁私藏的。

    皇帝最在意的也是这个。

    再三询问有司,

    得到的都是明确答复,事后顺藤摸瓜的追查,那些铠甲弓弩,确实是侯君集流出去的,且是从右卫军中流出,侯君集以正常损毁更换的名义,把一些只是略有损坏的甲械报了全损做废,私底下却给了史思明。

    史思明弄这些甲械的原因也简单,他是粟特大胡商,不仅在长安经营生意,也主营长安到西域的香料丝绸等贸易,这种长途贸易,并不安全,所以商团需要雇佣许多佣兵,也需要一些强有力的装备,比如铠甲和弓弩。

    一切都只是为了商队贸易,但这事捅出来,却犯大忌。

    现在有司一口咬定史思明豢养死士、私拥甲械,意图谋反,那是有一万张嘴都说不清楚的事情。

    这种事情就算皇帝相信你也不行,因为这也潜在严重越界,甚至威胁到了皇帝。

    这可是长安,天子脚下,

    你宰相、大将手下的人,暗里搞佣兵、藏甲械,谁能放心?

    李世民强忍着愤怒,

    侯君集说武怀玉私养义兵三千,但查无实据。可现在苏烈说侯君集私藏甲械,豢养死士,却已经是明证。

    他目光在苏烈身上扫过几遍,

    这案子皇帝也嗅到丝异样,苏烈跟侯君集有恩怨,恩怨很大,现在苏烈查出这个案子,

    要说里面没有挟带私人恩怨是不可能的,甚至这明显看的出就是武怀玉的迅猛报复。

    不过对皇帝来说,这个案子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捅出来的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

    既然侯君集敢把右卫军中的甲械,暗里以损毁之名交给长安粟特胡商,那这事就已经严重越界了,必须严惩。

    “朕记得广州都督冯立,到任也四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