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接一声,

    码头的那官听着响了有七下,心道难道是县令回城,县令上街就是鸣锣七下,意为军民人等齐散开。

    可锣声并未停,

    他数到九下,也许是刺史出巡?

    按规定刺史出巡鸣锣九声开道,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散开,冲撞刺史可比冲撞县令严重多了。

    但锣声仍未停止。

    “十一声,这是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散开,这是朝廷使臣来了,是监察御史还是观风使?”

    “咣,咣,”

    又是两声,

    十三声。

    这下那位码头税吏都惊住了,鸣锣十三声,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散开,在广州,能够够的上鸣锣十三声开道的,只有一人。

    武相公。

    岭南道观察黜陟大使、岭南七府经略使、兼盐铁使、屯田使、安南都护,

    就算如今岭南道划出了二十州,七府经略变成四府经略,但武怀玉在岭南那是拥有承制拜封赐双旅双节的封疆大吏,岭南最大的官。

    只有这位武公,才配的上鸣锣十三声开道,

    哪怕是此前在广州很跋扈的都督党弘仁,也仅能鸣锣九声,十一声都不够格,更别说十三声。

    “武公回来了?”

    “真是武公回来了,太好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武公盼回来了,这下好了,终于有人能够压制党仁弘了,”

    党仁弘任广州都督时间并不算长,可他搜刮的手段和贪婪的性子,却是已经让无数商民受害,连许多官吏都早怨恨畏惧这位上官了。

    武怀玉在岭南,虽然对官吏们要求也严格,可却也为大家谋福利,各项保障做的很好,职田、公廨田、公廨钱,逢年过节的,大家油水很足,干事也就有动力。

    相比之下,党弘仁只知道要好处,他吃肉别人只能喝点剩汤。

    武怀玉和刘德威下了船,

    直奔广州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