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内的士兵们用刺刀奋力地戳刺着丧尸,阻挡它们从窗户爬进来。

    这里人烟稀少,因此丧尸的数量也不算太多。经过一阵戳刺后,车厢两边堆砌起了层层叠叠的尸体。

    大牛用力推开被尸体堵住的车门,走出车厢活动了一下筋骨。

    “嗯——啊!大哥!都清理干净了!”

    坐在车顶上思考的勇前翻下车,吩咐众人开始工作。

    一连队很快便分头行动,清理了丧尸并占领了车站,让云鹤号和废奴号都正式进入了堡垒内。

    这座堡垒有一圈石质围墙,围墙上还有一些弩炮和旧式火炮。

    这里规模不大,看起来末世之前应该也就几千人的样子,撑死了也就上万人口。

    “嘶!不愧是苦寒之地,都特么三月份了还这么冷!”

    “听说这里昼夜温差很大,晚上那才叫冷哩!”

    士兵们一边干着活,一边闲聊着。

    他们开始有计划地占领这里,建立营地、伐木、分配岗哨、修缮设施等等。

    这里本身自带一处热气球营地,不过原来的热气球已经不知所踪。这倒没关系,因为他们这一趟来本身就带了材料,可以就地制造氢气球。

    士兵们搬来电解制氢器,往里加入燃料和含盐(如硫酸钠,食盐不可以,会生成氯气)的水,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制取氢气,氢气再通过管道缓慢注入到氢气球中。这一过程比较费时,没有热气球那么方便,但是优点就是可以节省燃料,而且还不用制造热气球的燃烧器。

    随着干瘪的氢气球缓慢鼓起,它的浮力也越来越大,逐渐将吊篮抬离了地面。

    勇前则带着人搜刮起这里的物资来,在军械库内,他还找到了几支“猛火油柜”。

    华国人对石油的使用非常早,在希腊人使用希腊火的时候,他们也在使用石油作为火攻的武器。

    猛火油是五代时的叫法,后来到了宋朝时期便改称为“石油”,不过那个时候发明的猛火油柜还是沿用了之前的叫法,至今仍有使用。

    除了几支可以手持的猛火油柜外,这里还有两台喷火推车。这种手推车上有一个摇杆,对准目标后只要摇动摇杆便能将燃料喷射出去。

    前者的缺点是燃料少、射程近;后者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却又牺牲了便携性。

    勇前正在琢磨的火焰喷射器,其实就是对这两者的优劣中和版。

    既想要燃料多、射程远,又要便携,听起来感觉太贪心了点。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呢?

    堡垒内的那座泵油塔经过修缮,很快就又能投入使用了。

    这座泵油塔的结构简单,效率很低,但是也基本够用了,毕竟这里的人基本也就用石油烧烧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