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世家大族现在可都是被老朱推行的政策弄得焦头烂额。

    等他们回过神来,朱高炽早就把生米煮成熟饭了。

    朱高炽回到睿王府之后立刻回到了自己的书房给朱元璋写折子。

    刚才在宫里其实朱高炽才把自己的思路打开,还没说尽兴就被朱元璋打断了。

    此时自然是要把所有的想法全都写出来。

    “……除了前面提到的汽车能加快货物的运输,促进商业的发展外,汽车其实只是一切变革的核心,因为汽车之所以能动,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动力源,蒸汽机,有了蒸汽机这一个动力源,各行各业都能随之进行改革……而汽车转变成固定在两地之间运输货物与人的机器皇孙儿称之为火车,具体的形象表达就是,在地面上安置两条铁轨,让蒸汽动力火车在上面跑,因为是固定的线路以及特殊的设计,速度快而且运载量大……蒸汽机才是一切的核心也是变革的基础,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足够的工匠去完成皇孙儿的设想,最终要的是让这些工匠可以学习技巧……皇孙儿将办理一个专门的工匠学校……”

    因为是奏折,所以朱高炽写的内容很多,多到有些东西完全超乎了这次应该汇报的内容。

    如果是正常的汇报,朱高炽是不会将这些内容讲出来的。

    可是这次朱元璋已经给他了一定的权利,这既是宠爱也是一种考验。

    朱高炽需要让朱元璋看到他对这件事的一些统筹规划以及对于未来的畅想。

    说白了,就是给朱元璋画饼。

    这就跟那些创业者拿着一个PPT去忽悠投资人的投资一样。

    开局一个图,内容全靠吹!

    朱高炽胆子变得这么大的原因还在于,朱元璋一开始就把范围限定在了工匠群体上。

    朱高炽也配合朱元璋的意图,只是拿工匠做文章。

    这样无论是朱高炽折腾出了多么大的动静其实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就变成了朱高炽的尚方宝剑。

    明朝的工匠大部分人都是归当地的衙门管辖的。

    也就是说,全天下手艺最好的工匠全都是国有人才0………

    别人不重视工匠的能力,认为士农工商只比商人要强一点。

    可是朱高炽可是太明白工匠能发挥的作用了!

    现在工匠只是一些掌握了特殊手艺的劳动者,可是当他们跟科学这一概念挂钩的时候。

    情况可就不同了!

    写完奏折之后,朱高炽立刻让人把自己的奏折送到宫里,同时将金忠叫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