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会晤(2/6)
如今沙俄拼命扩张,早就成了英国的眼中钉,所以英国的目标就是阻止沙俄过分强大。
五十多年前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英国联合几国成功挡住了沙俄西进的脚步。
而沙俄也很快明白,自己还不是这些老牌强国的对手,往西走不通,就转而把视线投向了东方。
海参崴是个好港口,但再好也没法和大连这些港口比。
海参崴每年都难免有上百天的冰冻期,而且夏秋季还有大雾,经常影响船只靠岸。
而大连作为内海上的港口,条件优良多了。
沙俄几百年来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好的出海口,显然海参崴还无法满足他们,所以才对东北地区如此觊觎。
这就是沙俄东扩的动机。
不过英国并不想让沙俄如愿以偿。
最开始英国是想要扶持满清对抗沙俄的东扩,但想不到满清烂泥扶不上墙,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满洲支线现在都修到大连了,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英国只得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在大部分欧洲国家眼里,也包括新兴的美国眼里,沙俄就是个暴发户、二流国家,绝对不会任由它壮大。
而日本显然在他们看来弱小得多。
英国也不图日本能做到什么地步,但好歹能够在战场上打赢清廷,所以英国感觉日本还是强一些的。
但他们也绝对想不到日本此后会变成何种模样。
美国并不想掺和进日俄战争,但多少感觉日本有点胜算,一旦日本战胜明显强大的沙俄,其影响力肯定比打败落后的清廷要厉害多了。
此后美国其实也在积极调停日俄战争,不过都打到战争尾声了,日俄两国都精疲力尽,撑不下去了。
美国顺势介入,让两国停战,西奥多·罗斯福甚至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总之这句话里藏着很多信息,搞外交的嘛,都是这样说话。包括100年后的时代也一样,不是十分了解国际形势的,根本不明白外交官为什么那么说。
老罗斯福当然明白梁诚的意思,于是说:“选择权在贵国以及贵国学生手中。但我们希望清国知道,现在的美国相比日本,是个更加开明强大的国家,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绝非日本可比。”
老罗斯福迅速压了日本一下,顺便抬了自己一手。
梁诚紧接着顺着捧了一句:“就是因为美国的开明强大,我又在美国学习多年,才希望让我们大清国的学生再次赴美。”
老罗斯福知道梁诚这是在给台阶,但作为美国总统,他肯定不会按部就班顺着梁诚的话讲下去,于是转而说道:“大使应该记得,当年并不是我们驱赶了留学生,事实上是贵国将学生召回。”
最后一批留美幼童大概在1881年被清廷召回。理由比较可笑,因为这些学生去美国时只有十几岁,在美国长大,难免懂了一些思想,为了更像个现代人,不少人顺手把大辫子剪了。
五十多年前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英国联合几国成功挡住了沙俄西进的脚步。
而沙俄也很快明白,自己还不是这些老牌强国的对手,往西走不通,就转而把视线投向了东方。
海参崴是个好港口,但再好也没法和大连这些港口比。
海参崴每年都难免有上百天的冰冻期,而且夏秋季还有大雾,经常影响船只靠岸。
而大连作为内海上的港口,条件优良多了。
沙俄几百年来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好的出海口,显然海参崴还无法满足他们,所以才对东北地区如此觊觎。
这就是沙俄东扩的动机。
不过英国并不想让沙俄如愿以偿。
最开始英国是想要扶持满清对抗沙俄的东扩,但想不到满清烂泥扶不上墙,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满洲支线现在都修到大连了,也是令人瞠目结舌。
英国只得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在大部分欧洲国家眼里,也包括新兴的美国眼里,沙俄就是个暴发户、二流国家,绝对不会任由它壮大。
而日本显然在他们看来弱小得多。
英国也不图日本能做到什么地步,但好歹能够在战场上打赢清廷,所以英国感觉日本还是强一些的。
但他们也绝对想不到日本此后会变成何种模样。
美国并不想掺和进日俄战争,但多少感觉日本有点胜算,一旦日本战胜明显强大的沙俄,其影响力肯定比打败落后的清廷要厉害多了。
此后美国其实也在积极调停日俄战争,不过都打到战争尾声了,日俄两国都精疲力尽,撑不下去了。
美国顺势介入,让两国停战,西奥多·罗斯福甚至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总之这句话里藏着很多信息,搞外交的嘛,都是这样说话。包括100年后的时代也一样,不是十分了解国际形势的,根本不明白外交官为什么那么说。
老罗斯福当然明白梁诚的意思,于是说:“选择权在贵国以及贵国学生手中。但我们希望清国知道,现在的美国相比日本,是个更加开明强大的国家,我们的大学教育水平绝非日本可比。”
老罗斯福迅速压了日本一下,顺便抬了自己一手。
梁诚紧接着顺着捧了一句:“就是因为美国的开明强大,我又在美国学习多年,才希望让我们大清国的学生再次赴美。”
老罗斯福知道梁诚这是在给台阶,但作为美国总统,他肯定不会按部就班顺着梁诚的话讲下去,于是转而说道:“大使应该记得,当年并不是我们驱赶了留学生,事实上是贵国将学生召回。”
最后一批留美幼童大概在1881年被清廷召回。理由比较可笑,因为这些学生去美国时只有十几岁,在美国长大,难免懂了一些思想,为了更像个现代人,不少人顺手把大辫子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