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当时举荐张温的就是大宦官曹腾,所以张家一直和曹家走的很近。

    后面,蔡家做了张温的外家,那蔡家和曹家自然也容易走在一起。

    有这两层关系,举两个孝廉,不是很正常吗?

    后面,蔡瓒这小儿被举孝廉,和曹家的那个叫曹操的,又成了同岁。

    蔡曹两家估计就更亲近了。

    真他娘的,一个厚颜无耻,贪墨军功;一个阉竖丑类,祸国殃民。

    尽是一丘之貉,国家就是被彼辈糟蹋的。

    想到这里,李乾又有点埋怨前济阴太守刘郃了。

    想他李氏为他卖力卖血,也没求得一个孝廉名额。

    反倒是因为刘郃的缘故,交恶了现在太守张宠。

    果然,如他们这样的乡里豪右著姓,就是卖血也进不了这类世宦世禄的圈子呀。

    想到这,李乾神情更加暗淡。

    李典看叔父颓废,只能温言安慰:

    “叔父,这事也不怪你。谁让那郡吏冲撞军伍,不是自寻死路吗。就是那条府君的敕令有点难办。”

    李乾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还不是你,不拦着我点。现在人都杀了,还能咋办?真让我头疼啊。

    那张宠老儿,明摆着要弄我啊。为了剿匪,你进叔都死了,那老儿还要鞭笞我。

    真没想到,这人长得白胖的,咋心是个黑的。

    而且,现在还只是鞭笞,要是知道我杀了传令的郡吏,那我必然难逃一死。”

    说到这,李乾真有点凄怆了。

    大家都知道李进之死根本不是为了剿匪,而是为了泄私愤。

    但这会,谁也不会点出这点,触这个霉头。

    李典恨恨说:

    “伯父,那老儿欺人太甚,我们不如尽起部曲,杀入定陶,剜了那老儿的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