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是县里最大的酱料厂,接的单子多点很正常,没事,还有几家小厂子,规模小点儿,生产线也不错,他们应该就没那么多订单了。”郑桓有点尴尬,挂了电话讪讪着跟骆一航找补两句。

    接着又打了几个电话。

    脸有点儿疼。

    小厂子虽然没有螺蛳粉的订单,但是现在正是干辣椒上市的时候,价格低货源足,做辣酱的厂都趁着成本低全力备货生产呢,都没有空余的生产线。

    其实这也是强娃找不到食品厂的原因,合适的生产线人家自己都用着呢。

    “嘶~”郑桓揉着鼻梁,也有点犯愁,联系不到生产线,直接关系到他的厂子啊。

    认识的都问遍了,不认识的……谁会知道消息呢?

    郑桓跟骆一航一块分析。

    “骆老板,您需要的生产线,首先是得工艺环节齐全的,简单罐装的肯定不行,得全套。这种生产线小厂子肯定没有。”

    “其次呢,这个厂子现在还不能生产。”

    “那它为啥要把生产线空着,不生产呢?”

    想出来这个问题,就有方向了。

    “它要转型干别的。”骆一航先提了一个可能。

    “这个是。”郑桓点点头,也提了一个,“产业升级了,换了新设备,旧设备空出来了。”

    “这样的话……那还有倒退。”骆一航顺着郑桓的思路反向思考,“资不抵债、破产重组,干不下去了,也没法生产。”

    “没错,没错。”郑桓眼睛一亮,“我知道哪儿有消息了。找银行啊。”

    转型换设备要贷款,升级添新设备要贷款,资不抵债那是还不上贷款。

    除了特有钱,啥都自己掏钱的。

    其他工厂干啥事都离不开银行,所以银行的消息最全。

    理清思路之后,郑桓直接给工行信贷部一个认识的经理打了电话。

    这不,才一个晚上就有合适的了。

    ——

    半小时后,骆一航已经坐在了工行信贷部,听这位孟经理介绍专门挑选的“合适”的食品厂。

    “骆先生,这家天汉欧凯食品有限公司,非常符合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