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仙打定了主意,匆匆赶到后园,复又将那树上的果子数了一遍,确定无误,当即商议,清风在前院招呼,明月在后园看着。

    等到了后半夜,又换清风守着,明月再去睡觉。

    二人分派妥当,这才安心。

    如此一夜无话,等到第二日清早,唐僧师徒在观中洗漱清爽,便向两个道童告辞。

    那明月闻言,一边奉茶请他师徒稍待,复又到后园见了清风,二人再次将那果子清点了一遍,确认无误,这才放心。

    只不过,在清点的过程中,二人都有些诧异,果子虽然不少,这果树却好像有些打蔫儿,不过二人只顾着看数数,再加上担心唐僧师徒,却也不曾多在意。

    等清点好了果子,又将唐僧师徒送出了门,两个小仙也都放下心来,自顾自在观中玩耍,一直等那与世同君镇元子自弥罗宫回来,这才慌忙至外迎接。

    “那唐僧师徒可曾来过?”

    这大仙云头刚一落地,就问起了取经团队的消息。

    “昨日来的,今天刚走!”

    一旁清风急忙答道。

    “可曾与他们人参果吃?”

    “吃了!”

    “他那徒弟可在观中生事?”

    “不曾!”

    “嗯?”

    那镇元子大仙闻言心下顿起疑惑:“素闻那猴头偷盗成性,这回怎地如此老实?”

    其实也怪那萧吟原着读的太过粗心,若细品就会发现,五庄观偷吃人参果,根本就是这镇元子为了投奔西方而设下的暗局。

    试想那镇元子真在意这人参果,又岂会因为金蝉子兰盆会上递了一杯茶就分他两个?

    若说真不在意,为何偏偏就不给那孙猴儿吃?

    谁不知那猴头是天下地上有名的偷儿,只要他惦记上哪有到不了手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勾引那猴子下手,之后推倒果树,又请观音来治,最终的目标就是与那悟空结为兄弟,借他的气运、背景好躲了这西游大劫。

    所以,书中才会出现让人费解的矛盾情节!

    前面还小气的要死,除了唐僧,连孙猴都不给一个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