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近朝廷官员们的反应,让老皇帝终于做出了决定,不能继续犹豫不决了。

    不能让这帮人完全反应过来,不能让他们最终形成合力。

    他们可能会诱使太子与他们合作对抗自己。

    到了那时候,自己和太子,太子和吴王,才会真的彻底站在两个对立面。

    那样皇家内部的直接冲突才真的无法避免了。

    为了不刺激他们,老皇帝之前在朝堂上的时候都没有太过冲动,没有强行下令关押那些抗命和闹事的官员。

    选择暂时稍微缓冲一下时间,做好总体上的准备再动手。

    首先是通知吴王做好准备。

    费淳是吴王的代表,若是这些人想起来要针对费淳,费淳就真的可能会有危险。

    正好把他赶回去叫人来。

    费淳虽然对局势的理解不是很深,但是却也是相信老皇帝的判断的。

    同时也不敢跟老皇帝犟嘴,老皇帝让自己走那就赶紧走。

    费淳也不收拾东西了,直接拿着老皇帝给的的圣旨,在老皇帝的护卫的护送下出了城。

    费淳之前的其他随行同伴,也被老皇帝安排护卫接到了锦衣卫驻地去住。

    老皇帝甚至担心,现在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的负责人,乃至应天府城内驻军的统领们,是否仍然绝对可靠。

    吴王北伐的迅速成功,迅速改变了很多东西。

    吴国朝廷上什么官员都有,吴王也有自己的禁卫军,有自己的主力师和仆从军。

    在朝廷旧有人员与吴国官员之间,吴王肯定更加相信吴国旧人。

    就算是吴国没有相应机构的,吴王接收之后也肯定会换人去掌控,相应机构原有的负责人可能会迅速失势。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就算是原来完全服从于自己的人员,其负责人意识到这些情况之后,也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政变只需要争取到大部分人作壁上观,然后用不算多的关键力量直接控制关键对手,控制朝廷关键机构,就基本成功了。

    反过来看,自己要避免局势失控,就要调动不明真相的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命令。

    所有不相干的普通人和底层士兵,会理所当然的服从自己这个皇帝的命令,但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很难得到命令。